从 产业链的视角观察,轮胎模具、轮胎、整车是自上而下的产业链。受益于汽车保有量的快速提升和整个轮胎行业的发展,中国轮胎模具制造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的机遇。目前,我国轮胎模具企业数量已超过百家,但大都规模较小,且多数生产斜交轮胎模具,生产子午线轮胎模具的企业约有20多家,包括国企、民企、三资企业,企业数量呈上升趋势。轮胎模具的需求与轮胎消费正相关,而轮胎消费量则主要取决于新车备胎和保有车辆替换胎的需求。虽然当前新车销量出现下滑,但我国7000万~8000万的巨大汽车保有量约为替换胎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长期从事汽车行业研究,定期向外界发布最新的研究成果。本期汽车行业研究红月刊课题为“轮胎模具发展探究”。

>> 轮胎模具市场需求旺盛

>> 轮胎模具市场竞争情况

>> 轮胎模具主要公司介绍——豪迈科技

>> 轮胎模具行业前景预测

轮胎模具发展探究

轮胎模具市场需求旺盛

轮胎模具市场现状

“从产业链的视角观察,轮胎模具、轮胎、整车是自上而下的产业链。受益于汽车保有量的快速提升和整个轮胎行业的发展,中国轮胎模具制造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年初以来我国汽车行业销售放缓,直接导致轮胎行业不景气,轮胎模具行业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程度有限,主要原因有:(1)轮胎销售主要由原配市场和替换市场构成,在国内大约各占50%市场份额。即便汽车销售放缓,汽车保有量依然快速增长,未来轮胎替换市场所占份额将持续扩大,并带动模具市场保持增长。(2)限制我国轮胎企业出口的“特保案”将在2012年9月到期,我国轮胎市场出口增加将带动产业链上游市场。

轮胎模具需求增长因素2——公路建设和运输业快速发展

公路建设和运输业快速发展也将加大对轮胎模具的需求推动。2009年,我国高速公路和其他公路如一、二级路、农村公路等通车里程分别新增4719公里、9.3万公里,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截至2009 年年底,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6.5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根据《国家高速公路发展规划》,至2020 年我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达10万公里,全国公路总里程将达到260万至300万公里。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里程的增加,公路运输逐渐成为长途客、货运输的重要力量,而公路运输是轮胎最大的消费产业,轮胎尤其是载重胎的损耗非常大。因此,公路运输业的发展对载重胎的原配和替换市场提升作用相当大,进而带动了相关载重胎模具的大量需求。同时,公路运输业的发展和汽车行驶速度的不断提高,对轮胎产品的更新速度、外观结构、产品性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促进了相关轮 胎具行业的技术升级、产品更新的速度。

轮胎模具需求增长因素4——轮胎平均更换成本最高

每辆汽车都需要经常保养、更换易损耗零部件:机油滤清器、空气滤清器、燃油滤清器、火花塞、蓄电池和轮胎等。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汽车的后服务和易损耗零部件的市场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轮胎是经常更换的易损耗零部件中平均更换成本最高的,这也意味着轮胎市场将是这些易损耗零部件市场中产值最大的,根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10年全世界轮胎行业的总销售额高达1520亿美元,接近1万亿元人民币。

轮胎模具需求增长因素1——汽车消费仍将持续且保有量大

轮胎模具的需求与轮胎消费正相关,而轮胎消费量则主要取决于新车配备胎和保有车辆替换胎的需求。

虽然当前新车销量出现下滑,但我国上亿的巨大汽车保有量为替换胎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根据公安部交管局的数据,截至2011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25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1.06亿辆。而5年前的保有量只有现在的一半。并且未来仍将持续快速增长,按每年我国新车销量维持在1800万~2000万辆左右规模不变的保守估计,2020年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5亿辆左右,保有量的最近5年的平均增长率将保持在15%以上,未来10年的平均增速将在10%以上。

轮胎模具需求增长因素3——世界轮胎生产加速向中国转移

我国子午线活络模具早在1986 年以前全部依靠进口,但近几年我国轮胎模具行业得到健康、快速发展,技术及管理水平的提升进入了快车道,设计制造水平大幅提高。轮胎模具结构由简单到复杂,材料由最初的铸铁到铸钢、铸铝、锻钢和锻铝,制造工艺从简单的手工、机械化加工发展到当前的数控加工及专机加工。我国的轮胎模具工业已跨入世界新兴生产大国的行列,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不断涌现,在模具花纹制造技术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我国轮胎模具制造业已具备向先进国家轮胎模具制造业挑战的能力。

轮胎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跨国轮胎企业因各种因素逐渐将轮胎生产能力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根据橡胶工业协会的预测,未来5~15年是亚洲轮胎工业的黄金时期,中国正逐渐成为世界轮胎制造中心,未来轮胎生产能力有望达到全球的40%(目前大约为26%)。目前,世界轮胎巨头前十一强企业均已在我国投资设厂。

同时,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跨国轮胎企业开始更多的关注采购成本控制,从而对轮胎模具的采购来源进行结构调整,减少从成本较高的发达国家模具生产企业的采购量,而逐步加大性价比高、质量能够满足需求的部分发展中国家轮胎模具的采购量,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较低成本的国内轮胎模具龙头制造商将逐渐扩大产品出口市场,实现对国外产品的低成本、高品质的替代。

轮胎产能向中国转移必然带来轮胎设备、轮胎模具等产品采购的本土化,将为国内轮胎模具行业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

乘用车易耗损零部件的平均更换成本
易耗损零部件 平均单价(元) 正常更换周期 平均年更换成本(元)
机油滤清器 20 5000公里或3个月 80
空气滤清器 75 10000公里或6个月 150
燃油滤清器 70 5000公里或3个月 280
全部火花塞 110 20000公里或1年 110
蓄电池 240 60000公里或3年 80
全部轮胎 2200 60000公里或3年 733

轮胎模具市场竞争情况

十大轮胎企业排名

根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2011年度全球轮胎75强排行榜中有近1/3来自我国大陆地区,但还没有一家企业进入前十名。

从以下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的轮胎市场的快速成长已经培育了大批的轮胎企业,但从营收规模来看与世界一流轮胎企业还有较大差距,主要是国内轮胎行业集中度较低。根据国际轮胎行业经验,未来国内轮胎行业的行业集中度将不断提升,未来也许会出现两三个国际品牌,但从目前这些上市公司中还很难看出明显的投

资机会。轮胎行业暂时不那么有吸引力,我们暂时只能“顺藤摸瓜”往轮胎行业的上游再搜寻。轮胎行业的上游行业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主要原材料天然橡胶行业,另外一个是主要生产工具轮胎模具行业。天然橡胶树的种植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约占世界天然橡胶种植面积的90%,以泰国、印尼、马来西亚三国为主,我国的天然橡胶市场占有率较低,缺少定价权,并且天然橡胶的种植主要受制于地理、气候,难以改变,国内企业难以挑战东南亚主产区企业的霸主地位。因此,轮胎模具是我国发展的关键行业。
2011年全球前十大轮胎企业
2011年排名 公司 总部所在国家或地区 2010年销售额(亿美元) 2009年销售额(亿美元)
1 普利司通 日本 244 205
2 米其林 法国 225 196
3 固特异 美国 170 156
4 大陆 德国 81 65
5 倍耐力 意大利 63 55
6 住友橡胶工业 日本 59 46
7 横滨橡胶 日本 48 40
8 韩国轮胎 韩国 45 38
9 固铂轮胎橡胶 美国 34 28
10 正新橡胶 中国台湾 34 27

国内轮胎模具行业寡头垄断

目前国内轮胎模具行业的市场规模约在15亿元左右,2009年轮胎模具行业前四名企业的模具营业收入已经超过10亿元,CR4接近于70%,已形成寡头垄断,尤其是行业前两名豪迈科技和巨轮股份,合计市场份额已经超过50%,并且营业收入仍在持续增长,豪迈科技的营业收入更是在2008年之后反超巨轮股份成为行业龙头。

只用了十年时间,国内轮胎模具行业就迅速形成了寡头垄断的局面,这是轮胎模具行业自身的特点决定的,轮胎模具产品加工精度要求高,每一套模具属单件生产,从设计到制造都是新产品的研制过程,需要一整套技术处理方法和丰富的实际加工、装配经验。

因此,轮胎模具企业不仅需要大量的技术研发人员、电脑编程人员、工艺技术人员,对熟练技术工人的要求也相当高,通常一名熟练技术工人的培养需要3年以上的时间才能趋于成熟。不仅如此,一个轮胎模具至少可以用来制造1.3万~1.5万条左右的轮胎,对于轮胎企业轮胎模具的单位成本较低,即使按每套模具10万元的高价计算,分摊到每个轮胎中的生产成本也只有6~7元左右,还不到轮胎平均制造成本的2%,因而轮胎企业对轮胎模具的价格敏感度较低而对品质的要求较高。这就决定了轮胎模具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和人才密集型行业,不能依靠简单模仿复制和低质低价的策略进入该行业,行业的技术壁垒高造就了行业的寡头垄断格局。

潍柴再制造产品运营模式
2011年世界排名 公司 2010年销售额(亿美元) 2009年销售额(亿美元)
11 杭州中策橡胶 32 24
14 三角集团 23 18
15 佳通轮胎 22 17
18 山东玲珑橡胶 14 17
21 青岛双星轮胎 12 9
22 双钱轮胎控股 12 9
23 风神股份 12 8
25 兴源轮胎 10 10
28 贵州轮胎 9 7
29 山东盛泰 9 7
35 山东万达 7 5

轮胎模具主要公司介绍——豪迈科技

公司基本情况

豪迈科技的前身是山东高密豪迈机械有限公司,创建于1995年3月,2008年6月整体变更设立豪迈科技。自1995年成立之初到2001年间,公司曾主要从事轮胎模具专用加工设备的制造、销售及相关技术开发。其间公司自主研发了具有知识产权保护的轮胎模具加工专用电火花成型机床及数控专用刻字机床等设备,并且成为国内轮胎模具制造设备行业的龙头。由于公司管理层敏锐的发现了轮胎模具市场的巨大成长空间,由2001年12月开始,公司果断地将主营业务延伸至下游轮胎模具行业。

公司凭借在制造轮胎模具专用加工设备方面的优势,积累了丰富的轮胎模具开发、加工经验,使公司产品既保证了较高的产品质量又具有成本优势,赢得了国内外顶级客户的高度信赖并拥有稳定的优质客户群,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公司的国内客户涵盖了包括佳通、固铂成山、双钱、三角轮胎、河南风神、杭州中策、玲珑轮胎、广州万力等国内十大品牌轮胎制造商在内的大中型轮胎企业。不仅如此,公司是全球前五大轮胎制造商法国米其林、日本普利司通、美国固特异、德国大陆和意大利倍耐力的合格供应商。公司仅用了8年时间就迅速成长为轮胎模具行业的龙头,2010年产量超过4800套,销售收入达6.00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独立轮胎模具制造商。

公司技术优势

公司以电火花加工工艺为核心技术,采用锻钢、锻铝、铸钢材质进行复杂花纹加工,产品覆盖乘用胎模具、载重胎模具、工程胎模具、巨型胎模具等。

电火花加工工艺是一种热腐蚀的加工工艺,是在电极和工件之间施加直流脉冲电压,并将其置于绝缘介质中,当二者之间的间隙足够小时(一般为0.01~0.5mm)会发生绝缘介质击穿放电,利用放电通道中高度集中的放电能量,将工件上位于放电区域的微小材料剥离,高频率的重复放电可以将工件腐蚀成需要的形状。电火花加工需要依靠高性能的轮胎模具专用加工电火花机床完成。公司研制的“数控轮胎模具加工专用电火花成型机床DK1500”获科技部、商务部、质检总局和环保部联合授予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其加工的轮胎模具花纹在精度、美观度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将电火花技术运用于轮胎模具的制造是公司的创新,也是公司十多年从事轮胎

模具加工设备研发制造积累的“模具加工开发文化”大树上结出的硕果,而实际上电火花技术只是公司杰出创新能力和技术优势的代表,公司已经拥有多项轮胎模具加工专用数控设备和轮胎模具产品以及其他相关技术的知识产权,其中已获授权专利28项、已获受理的实用新型专利7项。

公司产品价格优势

电火花技术的最重要优势在于既保证了精度又大幅降低了成本,公司研发的“数控轮胎模具加工专用电火花成型机床”的成本只有数十万元,而其他轮胎模具制造厂商采购的数控雕刻机床的成本则有数百万元,每台生产设备的固定成本相差了近一个数量级。

公司目前的花纹雕刻设备80%以上采用电火花机床,这也使公司在产品价格只比国内其他企业同类产品高2%~5%的情况下,保持产品的毛利率领先主要竞争对手10个百分点左右。

依靠电火花技术带来的技术优势,公司产品质量稳定、精密度高,花纹结构复杂,部分产品性能达到甚至已经超过国际水平,公司有能力满足客户各种个性化、多样化的中高端需求。由于模具产品极具个性化、品质要求高,客户更注重产品的质量、技术水平、合同履约度以及业务合作稳定性。

公司凭借高品质的产品、强大的技术支撑、良好的履约记录以及到位的售后服务,赢得了国内外客户的信赖,市场份额快速提升,2008年之后轮胎模具销售收入已经超越之前的行业第一巨轮股份。

豪迈科技与巨轮股份的轮胎模具收入增长比较

公司未来成长空间

(1)公司产品结构变化,乘用胎模具占比将不断提升,至少可以支撑公司收入翻一番。

虽然公司乘用胎模具占比提升也较为明显,但事实上从整个市场的结构来看,乘用车轮胎模具的规模也要远大于载重胎模具(2010年国内乘用胎产量是载重胎产量的3.5 倍左右),因而从中长期来看公司乘用胎模具收入的快速提升也是趋势,目前公司乘用胎模具的收入占比只有三成,未来仍有较大成长空间,并将带动公司整体收入快速增长。我们假定公司的其他业务的收入都不增长,只要乘用车轮胎模具的销量占比达到市场比例(比2010年的收入增长4倍),那么公司的主营营业收入就已经接近12 亿元。

公司凭借在制造轮胎模具专用加工设备方面的优势,掌握并积累了丰富的轮胎模具开发、加工经验,使得公司产品既保证了较高的产品质量又具有成本优势,逐渐赢得了国内外顶级客户的高度信赖并拥有稳定的优质客户群,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公司的国内客户涵盖了包括佳通、固铂成山、双钱、三角轮胎、河南风神、杭州中策、玲珑轮胎、广州万力等国内十大品牌轮胎制造商在内的大中型轮胎企业。不仅如此,公司是全球前五大轮胎制造商法国米其林、日本普利司通、美国固特异、德国大陆和意大利倍耐力的合格供应商。公司仅用了8年时间就迅速成长为轮胎模具行业的龙头,2010年产量超过4,800套,销售收入达6.00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独立轮胎模具制造商。

(3)轮胎产业世界布局结构变化,轮胎行业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而亚洲拥有明显的劳动力成本和天然橡胶资源优势,轮胎巨头将轮胎产能向亚洲转移是必然趋势,轮胎巨头们在亚洲新建和扩建工厂将不断增加轮胎模具的需求,将为亚洲的轮胎模具厂带来机遇。

亚洲不仅拥有高速成长的市场(主要是中国和印度)还有最大的天然橡胶产地(东南亚),是天然的轮胎产业聚集地。根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的预测,未来5—15年是亚洲轮胎工业的黄金时期,亚洲正逐渐成为世界轮胎制造中心,轮胎产能有望超过全球的40%,这将给轮胎模具企业至少带来20多亿元的市场空间。并且公司位于我国轮胎产量最大的省——山东省,目前山东省的轮胎产量占全国轮胎产量的近40%,区位优势明显。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在印度以及东南亚这些国家还没有制造高端模具的能力,轮胎产能的转移将助力公司实现前述“结构调整”的结果。

全球排名前10的轮胎企业都已在华投资建厂,并且正在加速扩张(多数是乘用车轮胎)。2010年米其林投资14亿美元加大其在沈阳工厂的产能。2011年,米其林与华谊集团、双钱集团开始接触,计划创立合资企业。2010年12月,韩泰轮胎在重庆确定其在中国的第三家工厂,该工厂主要乘用车轮胎和卡客车轮胎,总投资9.5亿美元。未来两年内倍耐力公司将投资3亿欧元,对山东济宁轮胎工厂的产能提升一倍。固铂轮胎全球副总裁、亚太区总经理曹克昌也表示,计划在2012年投放一条专门生产高性能轿车轮胎的生产线。东洋张家港项目、住友长沙项目、德国大陆合肥项目等纷纷启动和扩建,这些新建和扩建项目都将不断增加国内轮胎模具的需求。

(2)随着轮胎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专业化分工深化的趋势不可阻挡,轮胎企业降低模具的内部供应将是大势所趋,将至少带来约30亿~45亿元左右的市场空间。

从公司的客户结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公司已经成为固特异最大的外部供应商并且份额仍在增加,更重要的是固特异有意关闭自己旗下北美的模具工厂。这让我们联想到了十多年前汽车行业发生的“德尔福与通用分家”。应该说专业化分工是提升效率的一种重要方式,因为公司对其内部供应商的考核压力要远远小于外部供应商的竞争压力,这就使得外部市场的供应商更有竞争力,更加懂得如何为客户提高优质服务。当前几乎所有的大型零部件企业都是独立于整车企业的,这种格局充分说明了专业化分工的必然性。但我们再看看轮胎模具行业,普利司通、米其林等轮胎巨头的主要模具供应都来自于内部,虽然公司已经成为国内轮胎模具行业的龙头,但公司在世界轮胎模具市场的份额还不足5%,即便如此公司已经可以称的上世界上最大的独立轮胎模具厂。那些依靠轮胎企业照顾的内部模具厂能够与公司这样经历了严酷的市场竞争并最终后来居上的公司相比显然缺乏竞争力。即便轮胎企业不关闭自身的模具厂降低内部供应的份额也是大概率事件。在过去的5年里,轮胎企业内部模具厂所占的市场份额已经在持续下降,目前轮胎企业的内部模具厂所占的市场份额约在55%~60%,而通常情况下,轮胎企业只需控制1/3左右的轮胎模具供应就可达到避免被轮胎模具企业控制市场的情况发生,轮胎企业可以放心大胆的使用独立轮胎模具厂提供的优质产品和服务。在这种情况下,独立的轮胎模具厂的市场份额至少可以提升20%~30%,这就为公司这样的独立轮胎模具厂至少带来了约30亿~45亿元左右的市场空间。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近两年公司的前五大客户名单,我们会发现,伴随出口的快速增长近期公司的客户结构已经在发生变化。固特异、米其林和美国库珀等世界知名轮胎进入到前五客户,并且销售收入占比大幅提升。向世界轮胎巨头大量出口进一步验证了我们前文提出的专业化分工深化的逻辑。目前,公司已陆续进入多家跨国轮胎巨头的全球采购系统,相继赢得了普利司通、米其林、固特异、德国大陆、美国固铂、意大利倍耐力等世界轮胎巨头在内的供应商的质量认可,客户遍布亚洲、欧洲和美洲等地区。

(4)此外,轮胎行业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搭便车”者,轮胎模具行业也将确定受益。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正在受到各种政府的大力扶植,尽管目前市场化还有难度,但发展新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新能源汽车迟早会取代传统汽车。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深入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仅将逐渐替代新增销量中的传统汽车,还将逐渐加速传统汽车二手车的更新替代,这将提升新车市场的销量,提升轮胎需求。并且除了在节能方面需要做一些改进适应新能源车的要求轮胎企业几乎不用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研发,这也对轮胎花纹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既扩大了轮胎的需求又提高了轮胎的技术要求,这两方面都将提升轮胎模具的需求,轮胎模具行业将确定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轮胎模具行业前景预测

根据中原证券相关研究发现,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了一个模型来衡量对轮胎模具需求影响最大的国内轮胎市场。预测涉及的关键假设:(1)“十二五”期间国内汽车销售增速年均8%。(2)“十二五”期间国内汽车报废量年均增长10%。(3)轮胎产量与轮胎模具的生产关系为1.5万条轮胎需要1套轮胎模具。(4)汽车大约使用2年或行驶6万公里需要替换轮胎,选取30%的保有量作为待替换轮胎车辆,平均每辆汽车需要5条轮胎(卡车需要轮胎数量较多)。在假设参数的选择上,一致采用相对保守的原则,结果显示国内轮胎模具的需求量仍将维持在年均12%以上的增速。

我国轮胎模具市场需求预测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国内市场增速 8.00% 8.00% 8.00% 8.00%
新车(万辆) 1944.00 2099.52 2267.48 2448.88
报废车辆增速 10.00% 10.00% 10.00% 10.00%
国内报废车辆(万辆) 314.82 346.30 380.93 419.03
国内汽车保有量(万辆) 10629.18 12382.40 14268.95 16298.80
国内替换轮胎市场(万条) 15943.77 18573.60 21403.42 24448.40
国内配套轮胎市场(万条) 9720.00 10497.60 11337.41 12244.40
国内轮胎模具需求量(套) 17109.18 19380.80 21827.22 24461.74
同比增长 14.06% 13.28% 12.62% 12.07%

下载:汽车行业红月刊【2012-02期】.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