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我国已形成基本齐全的物联网产业体系,部分领域已形成一定市场规模,网络通信相关技术和产业支持能力与国外差距相对较小,传感器、RFID等感知端制造产业、高端软件和集成服务与国外差距相对较大。仪器仪表、嵌入式系统、软件与集成服务等产业虽已有较大规模,但真正与物联网相关的设备和服务尚在起步。
敏感元件与传感器领域
我国已形成了较完整的敏感元件与传感器产业,产业规模稳步增长。我国形成了RFID低频和高频的完整产业链以及以京、沪、粤为主的空间布局,2011年市场规模达到100亿元并成为全球第3大市场。我国仪器仪表产业连续多年实现20%以上的增长,2010年产值超过6000亿元,企业数量为5000多个,小型企业数量占比达到90%。
网络通信服务业领域
在物联网网络通信服务业领域,我国物联网M2M网络服务保持高速增长势头,目前M2M终端数已超过1000万,年均增长率超过80%,应用领域覆盖公共安全、城市管理、能源环保、交通运输、公共事业、农业服务、医疗卫生、教育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未来几年仍将保持快速发展,预计“十二五”期间将突破亿级。三大电信企业在资源配置方面积极筹备,加紧建设M2M管理平台并推出终端通信协议标准,以推进M2M业务发展。国内通信模块厂商发展较为成熟,正依托现有优势向物联网领域扩展。国内M2M终端传感器及芯片厂商规模相对较小,处于起步阶段。尽管我国在物联网相关通信服务领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应在M2M通信网络技术、认知无线电和环境感知技术、传感器与通信集成终端、RFID与通信集成终端、物联网网关等方面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应用基础设施服务业领域
在物联网应用基础设施服务业领域,虽然不是所有云计算产业都可纳入物联网产业范畴,但云计算是物联网应用基础设施服务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的大规模应用也将大大推动云计算服务发展。国内云计算商业服务尚在起步,SaaS已形成一定规模,而真正具有云计算意义的IaaS和PaaS商业服务还未开展。目前,我国在云计算服务的基础设施(IDC中心)建设、云计算软硬件产业支持和超大规模云计算服务的核心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云安全方面,我国企业具有一定的特点和优势。随着物联网应用的规模推进、互联网快速发展和国家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云计算服务将形成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十二五”期间将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信息处理与数据服领域
在物联网相关信息处理与数据服务业领域,信息处理与数据分析的关键技术主要是数据库与商业智能。我国数据库产业非常薄弱,知名企业只有三四家,只占国内市场10%左右的份额。商业智能(BI)领域我国虽然技术相对落后,但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国内现有BI厂商有近500家,但高端市场仍由国际厂商垄断。整体而言,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据库产品、BI产品和掌握关键技术的软件企业少,产业链不完整,缺乏产品线完整、软硬结合、竞争力强的国际企业。
应用服务业领域
在物联网应用服务业领域,整体上我国物联网应用服务业尚未成形,已有物联网应用大多是各行业或企业的内部化服务,未形成社会化、商业化的服务业,外部化的物联网应用服务业还需一个较长时期的市场培育,并需突破成本、安全、行业壁垒等一系列制约。


近几年,在政府和相关企业的重视下,我国RFID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形成了芯片设计、电子标签制造、读写机具、系统集成与软件为一体完整的产业链条。从区域结构上来看,北京、上海、广东是RFID技术研发和生产较为活跃的地区,其中北京在系统集成、上海在芯片设计、广东在标签制作和应用方面分别具有各种的优势。
在RFID的应用方面,中国市场主要集中在证照防伪、电子支付、出入控制、物品追踪管理、生产制造、仓储物流等领域。证照防伪市场包括了二代身份证市场、学生电子购票证市场和电子门票等;电子支付市场主要指应用在交通刷卡、校园刷卡、计量仪表(水、电、煤气)等与消费相关的领域;出入控制主要包括住宅门禁、企事业单位门禁、学校宿舍及图书馆的门禁、停车场等应用;其它应用主要包括物品追踪管理、安全追踪、生产管理等,这些应用多数集中在13.56MHz的高频频段,这主要是因为高频技术成熟且标准在世界范围内得到统一,加之其现实需求,使得高频技术在推广时就容易被用户接受。
目前国内从标准制定、芯片设计、系统集成数据管理、到软件平台以及应用开发和测试、RFID读写器及标签制造等产业链各环节都有所突破。产业链的日趋完整伴随着国内厂商持续的研发投入将对中国RFID市场起到促进作用。
标准制定 |
13.56MHz RFID统一国际标准:ISO/IEC14443和ISO/IEC15693;
UHF、MW波段尚无明确的国际标准
RFID国家标准小组正在建立中国UHF标准
|
芯片设计 |
芯片设计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上海,主要企业有:上海复旦微电子、上海华虹集成电路、上海贝岭、中电华大、大唐微电子、清华同方微电子 |
电子标签 |
电子标签主要包含天线制作、标签封装
天线制作方面:北京中安特、上海浦江智能卡、捷德、东信和平、海南太平洋、天津磁卡等
标签封装方面:远望谷、上海长丰智能卡、中电智能卡、上海伊诺尔、山东山铝电子、大唐微电子 |
读写器 |
高频13.56MHz方面:深圳明华、天津磁卡、航天信息、上海华虹计通、珠海亿达、上海良标、江苏瑞福、哈尔滨新中新等 超高频(UHF)方面:远望谷、深圳先施、南京三宝 |
系统集成与软件 |
高频13.56MHz方面:航天信息、上海华腾、上海华虹、哈尔滨新中新、北京北控等
超高频(UHF)方面:北京维深、哈尔滨威克科技 |
就全球市场来说,2008年全球RFID市场规模将从去年的49.3亿美元上升到52.9亿美元,这个数字覆盖了RFID市场的方方面面,包括标签、阅读器、其他基础设施、软件和服务等。RFID卡和卡相关基础设备将占市场的57.3%,达30.3亿美元。来自金融、安防行业的应用,如非接触支付、门禁控制将推动RFID卡类市场的增长。
就中国市场来说,根据2010年5月在天津发布的《中国RFID与物联网2009年度发展报告》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射频识别技术(RFID)市场规模已达8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3%,在全球居第三位,仅次于英国、美国。通过下图可以看出2008年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RFID有所回落,但是受物联网整体发展趋势向好影响,未来几年市场趋势呈快速发展态势。

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能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传感器作为现代科技的前沿技术,被认为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之一。有市场报告显示,2010年全球传感器市场可达600亿美元以上。我国传感器市场的增长率超过15%。
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是微机电系统的缩写,MEMS技术建立在微米/纳米基础上,是对微米/纳米材料进行设计、加工、制造、测量和控制的技术,完整的MEMS是由微传感器、微执行器、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通讯接口和电源等部件组成的一体化的微型器件系统。MEMS传感器能够将信息的获取、处理和执行集成在一起,组成具有多功能的微型系统,从而大幅度地提高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和可靠性水平。它还能够使得制造商能将一件产品的所有功能集成到单个芯片上,从而降低成本,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MEMS传感器目前主要应用在汽车和消费电子两大领域。任天堂公司的Wii无线游戏机允许使用者通过运动和点击互相沟通和在屏幕上处理一些需求,其原理是将运动(例如挥舞胳膊模仿网球球拍的运动)转化为屏幕上的游戏行为。在2006年5月,任天堂和ADI宣布将ADI的ADXL330iMEMS加速度计整合到任天堂的Wii游戏控制台中。加速度计帮助任天堂把视频游戏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在苹果公司的iPhone中,通过对旋转时运动的感知,iPhone可以自动地改变其显示格式,以便消费者能够以合适的水平和垂直视角看到完整的页面或者数字图片。
根据ICInsight最新报告,预计在2007年至2012年间,全球基于MEMS的半导体传感器和制动器的销售额将达到19%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与2007年的41亿美元相比,五年后将实现97亿美元的年销售额。2007年到2012年间,基于MEMS的传感器和制动器的单位出货量将以27%的CAGR增长,2007年的出货量为13亿件,五年后将达43亿件。同期内传感器/制动器的单位出货量预计以23%的CAGR增长,2012年出货量将达到121亿件,在2007年的出货量是43亿件。若计入各类技术实现的传感器/制动器,则其市场总规模预计将达到119亿美元。根据该报告,基于MEMS的制动器在2007年将占据整体传感器/制动器市场份额的54%。在物联网时代,MEMS传感器凭借着其体积小、成本低以及可与其他智能芯片集成在一起的巨大优势,必将成为传感器的主要生产技术。
2009年,中国WSN的市场规模为3亿元人民币。未来两年,产业将在技术进步、政策支持、需求扩张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呈现爆发式增长,并由此走上迅速发展的道路,市场规模将在2015年超过200亿元人民币。中国WSN市场自主发展的关键是寻找到最合适的应用场景,突出WSN相对于竞争性技术的优势。WSN市场的竞争将在未来两年内趋于激烈,大量企业将进入这一市场;在竞争中,自主研发能力强、有丰富产业实践经验的公司将得以胜出。
随着炒作程度的降低及企业实际价值的增加,2009年底到2010年上半年将成为投资WSN等物联网企业的最佳时机,有利于投资对象迅速扩大规模、占领行业制高点,在投资对象选择上应注重其自主研发能力、实际应用以及与产业标准的联系。

从M2M杂志评选出的M2M百强企业来看,产业链纵向发展较为均衡,各环节企业数差异不大,最多的应用基础/软件类企业数为25家,接下来依次是网络连接/服务商、嵌入式硬件商、传感器网/RFID商和外部硬件商,最少的是工程/部署服务商,有7家入选百强企业。

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在物联网行业,政府要求在2015年前,在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关键标准研究与制定、产业链条建立与完善、重大应用示范与推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培育和发展10个产业聚集区,100家以上骨干企业,提出了9大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分别是:智能化工业,农业,物流,交通,电网,环保,安防,医疗,家居。
建议投资者予以关注到2015年,我国要在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关键标准研究与制定、产业链条建立与完善、重大应用示范与推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协同发展、安全可控的物联网发展格局。
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在感知、传输、处理、应用等技术领域取得500项以上重要研究成果;研究制定200项以上国家和行业标准;推动建设一批示范企业、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创新载体,为形成持续创新能力奠定基础。初步完成产业体系构建。形成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链,培育和发展10个产业聚集区,100家以上骨干企业,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建设一批覆盖面广、支撑力强的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形成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物联网产业体系。应用规模与水平显著提升。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广泛应用,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应用水平明显提高,形成较为成熟的、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在10个重点领域完成一批应用示范工程,力争实现物联网规模化应用。


项目名称:XX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性质:新建
项目建设单位:XX股份有限公司
建设期限:5年
建设内容:本项目采用总体规划,分步建设持续投入,边建设边生产的方式进行。项目预计总投资人民币70000.00万元,预计购置土地面积约为220亩(以实际勘界测量为准)建设的金亚科技基于“三网融合”的“物联网”基地项目。同时,将公司的配套项目纳入其中,如新建全自动贴片线、注塑车间、设备加工和装配车间的整体搬迁等,形成一个集研发、生产于一体的产业基地。初步预计办公区2.5万平方米,生产车间12.5万平方米,仓储5万平方米,项目建设周期为5年。
建设目标:本项目实施后,将建成基于“三网融合”的“物联网”基地,项目的投产将促进XX区三网融合及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调动相关科研单位、上下游各类企业资源,培育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市场,推广基于“三网融合”的“物联网家庭”示
范应用,为智慧成都和现代田园大城市建设做贡献;同时,公司将所有配套项目纳入园区后,将形成一个整体全产业链,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生产水平和营运管理效率。
项目规模:根据公司规划,生产基地建设期为5年,随着技术、工艺的成熟与完善,预计在2014年年初部分开始投产,预计2014年年收入14000万元。
项目收益:2017年可达到销售收入50000万元,净利润7000万元;2018年达到销售收入60000万元,净利润8000万元,以后3年按20%递增收入。
项目结论:本投资项目立足于公司主营业务,符合公司长远发展规划。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提升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发展战略,对于扩大公司业务规模,提高市场份额,实现产业升级,增强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将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构建更加稳定的生产经营环境,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风险可控。通过综合评估,公司认为本项目投资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项目名称:XX市社会治安动态监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性质:新建
项目建设单位:XX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建设内容:根据XX市公安局的总体规划,共同建设覆盖全市的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网络。项目规划由XX公司负责建设统一的运营中心,7个监控机房(分布在各乡镇中心)和5000个监控点,并通过XX市广电和XX市广电网络传输有限公司的有线电视网络传输视频信号。从项目开始建设起,XX公司投入设备、XX广电支付今后的服务费。
项目建设目标:项目计划在太仓市建设视频监控点5000个,达到城市治安动态监控的目标。项目建设周期为2.5年。第一期至2012年6月,完成全市社会治安动态路面监控点安装总数的30%;第二期至2013年12月31日前全部完成全市社会治安动态路面监控点的安装任务。
项目建设期:2.5年
项目投资:本项目亿通科技计划投资2485.39万元,其中2178.79万元用于设备购置及安装,其他运营费306.60万元。
项目收益:项目总投资为2485.39万元,项目建设完成后,正常情况下年利润总额393.74万元,内部收益率38.60%,投资回收期为3.64年(静态、含两年半建设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