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1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家庭医疗保健、康复器械及健康用品(上海)展览会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1-07-08  浏览:


  举办时间:2011-8-23---2011-8-25


  官方网站:http://www.mdexpo.com.cn/


  举办展馆: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中国上海浦东新区龙阳路2345号乘车路线


  所属行业:医疗保健


  展会面积:11500平方米


  展会城市:上海 | 上海市


  主办单位: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中国医促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 中国保健营养理事会


  承办单位:北京世博威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广东省保健行业协会 北京山西企业为商会 日本 MEDLX One 株式会 美国国际健康产品协会 台湾健康食品协会 香港营养健康食品协会


  所用展厅:E1展厅


  展会简介:


  往届回顾


  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家庭医疗保健展共吸引了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800余家参展商,仅台湾地区参展企业就达到了67家。本届盛会展出规模超过3万平方米,创下历届之最。23个驻中国大使馆相关机构和来自27个国家的36423名观众(其中中国观众占34873名,国外占1550名)共同见证了本届展会的空前盛况。国内自主品牌集体发力,成为本次展会不可忽视的生力军。自主品牌在参展面积上和外资品牌平分秋色,并纷纷推出新产品。主办方在扩大规模的同时还注重提高展会的品质,凸现展会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的程度,提高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将“家庭医疗保健大展”打造为“家庭医疗保健强展”,成为国际A级家庭医疗保健展的新的办展理念。和参展商交流中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下届我们一定参加”并现场预定展位;目前招商工作已全部启动,2011年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家庭医疗保健展将成为全球家庭医疗保健产业市场集展览、展示、品牌推广、应用论坛于一身的顶尖国际商贸与洽谈平台。


  北京和上海同步招商,展销和推广引爆全国


  应参展商要求,家庭医疗保健展从2011年第十一届起上半年在北京,下半年在上海,建立覆盖全国的展销平台,为各个参展企业的产品快速进入市场而搭好桥梁。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家庭医疗保健消费市场。随着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自我保健。现在人们不再是无赖的为治疗而去医院,而是积极进行预防保健,对自身保养与保健的投入也越来越多,各类健身器材、医疗保健器材和滋补保健品已迅速进入普通居民家庭,医疗保健消费成倍增长,健康消费已经成为消费的新时尚。2009年城市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1310元,增长79.4%,2010年1-6月城市居民仅用于保健器具的支出比去年增长6.2倍。家庭医疗保健产品正成为市场的焦点。北京和上海------中国最大的两个城市,在2011年与来自全世界的各国宾朋相约!大会将在中国七大地区大力宣传,将人气和财气以及市场需求充分结合为客户赢取商机!各种展销、推广、会议、论坛等精彩活动以及幼稚产品体验将引爆全国!


  参与评奖活动,赢取市场荣誉,扩大产品销售


  凡参加中国国际世博威健博会的客户均可参与评奖活动,大会奖项设置“金奖”、 “十佳品牌、诚信标兵奖;“指定产品、推荐产品、科技创新”奖;“四新”奖;(详情请向组委会索取)。


  专业观众来源:


  1、有实力信誉、有销售网络终端的经销商、代理商、贸易公司、分销商、应用商、专供中心等。


  2、大型超市、百货商场、医药商业集团、药品连锁店、专卖店、社区连锁超市、养生馆、健身房、 美容院、健康管理连锁机构、私人会所、顾客服务机构、贸易服务机构等、礼品店、重要团购单位等。


  3、驻华采购商、进出口贸易公司、130多国驻华使馆商务处、行业协会、50多个省市驻京办事处、国资委中央企业工会系统、敬老院、疗养院、残联康复中心、社会福利院、体育院校和康复专业学校科研机构及医疗保健器械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者。


  4、各医院临床检验科室、诊断室、防疫站、血站、药检所等各设备管理科;


  5、各地(市)县卫生局、疾控中心、科研单位、医学院校等卫生系统采购管理等。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路69号财满街1-4-0904


  电话:010-010-85841055转626


  直线:010-85755274


  传真:010-51413308


  QQ:619095454


  邮箱:bjxuliang888@163.com


  联系人:徐良先生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细分市场研究团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我们以最新的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依据, 常年为政府部门,全球500强企业提供下列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服务:
  1. 行业分析:研究行业发展关键因素、规模和发展趋势、发展环境
  2. 产业链分析: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看行业机会
  3. 产品分析:研究产品产销情况、销售模式、进出口状况、市场需求
  4. 企业分析:针对潜在企业的研究、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
  5. 市场分析: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
  6. 竞争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竞争分析
  7. 盈利能力分析:行业和潜在重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