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以特种电缆为主营业务的中利科技发布公告宣布,将斥资4.82亿元收购江苏腾晖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晖电力)51%的股权,借此杀入光伏行业,公司表示此举将“进一步拓展公司的发展空间”。
不过2011年中国乃至整个光伏行业都并不景气,选择在这个时候进入光伏行业,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利科技还有不少的路要走。
近5亿元布局光伏产业
8月19日,中利科技与腾晖电力股东江苏中鼎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江苏中鼎)签订了《关于江苏腾晖电力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转让意向书》拟以截止2011年06月30日评估价为基准,以48211.32万元的价格收腾晖电力51%股权。
斥资将近5亿元,买下一家与主营业务没有多少瓜葛的光伏产业,看似没有联系,不过中利科技此举显然并不是心血来潮。实际上,早在7月份市场上就曾经传出相关的收购消息,但是公司方面并未有过解释。
而从公告中更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其实江苏中鼎和腾晖电力的实际控制人就是中利科技的实际控制人——王柏兴。王柏兴想将其光伏产业装入上市公司,利用上市公司这样一个融资平台同时助推其光伏企业的发展并不奇怪。
对于这项投资,公司方面表示该投资行为根据中利科技发展战略而定,是“为进一步拓展公司的发展空间,实现光伏、光伏电缆、电站施工的同发展,增加公司盈利水平,实现公司长远发展。”而投资光伏产业,也能使中利科技在光伏电站项目上形成一定的垂直一体化的形态。
研究员李胜茂表示:“逆势进入光伏行业,正是行业扩张步伐缓慢的时候,此时购买设备和人才都相对有优势。同时光伏行业的发展规律显示,低谷过后必将迎来一个发展的高潮,如果能够抓住这一时机,企业将得到快速的发展。”
虽然说,中利科技此举并没有什么不妥,但是从目前光伏并不景气的行业环境来说,中利科技的这一步对于公司收益有何助推并不好说。
年底成重要的节点
“蛋糕是比较大的,但是看你有没有能力去切分。”李胜茂表示。
2011年初,因为欧洲市场政策的不稳定和需求不佳,让在国外上市的光伏行业公司的二季报都不尽如人意,上周五在美上市的光伏行业的公司更是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跌幅。
“现阶段非光伏企业进入这个行业,肯定是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的。”李胜茂指出,“整合或是扩大生产线都是需要持续的投入,短期内肯定不可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就中利科技来看,肯定也是要等到产业链衔接起来之后。”
在收购的公告中中利科技指出,年底将完成1GW电池片和1GW标准组件产能。在李胜茂看来年底1GW产能的完成将是一个重要的节点。
目前,国内具有一定实力的光伏公司的基本是都是1GW级别以及以上的公司,还在1GW级别以下基本上都是小规模的公司。
而小规模的公司前不论是和上游原料公司之间的议价,还是规模经济效益都是占劣势的。李胜茂坦言:“基本上只有上GW之后,才能看出来腾晖电力对于中利科技所产生的推动作用。现阶段还是投入不见产出的阶段,未来整合的力度,垂直一体化的程度,都是要看之后的发展。
微信服务号: | ![]() |
微信订阅号: | ![]() |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细分市场研究团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我们以最新的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依据,
常年为政府部门,全球500强企业提供下列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服务:
1. 行业分析:研究行业发展关键因素、规模和发展趋势、发展环境
2. 产业链分析: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看行业机会
3. 产品分析:研究产品产销情况、销售模式、进出口状况、市场需求
4. 企业分析:针对潜在企业的研究、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
5. 市场分析: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
6. 竞争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竞争分析
7. 盈利能力分析:行业和潜在重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