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1年11月上海市水产品市场行情分析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1-12-21  浏览:


  进入11月份,深秋不寒,天气温湿,虽有北方冷空气频频南下,但是未能持久。“十一”长假后,上海市场成交量萎缩,成交额减少,以铜川市场为例:11月份市场成交量为14624吨,较10月减少19.06%,较去年同期减少5.40%。成交金额为80016万元,较10月减少24.09%,较去年同期增加3.69%。11月水产品市场总体走势为淡水鱼类价格继续探底,虾类换季价格走高。从跟踪的16个淡水水产品种价格指数看,11月份全市水产品每公斤(以下类同)平均价格为41.98元,较10月上涨5.69%,较去年同期上涨18.22%。其中常规鱼类平均价格为13.46元,较10月微跌0.96%,较去年同期上涨13.59%;名特优水产品平均价格为61元,较10月上涨6.76%,较去年同期上涨18.95%。主要特点分析如下:


  一、鱼类市场


  入秋后,大量淡水鱼集中上市,总体价格呈下滑趋势。其中常规鱼类中除了鲤鱼外,其他各品种平均跌幅约为3%;名特优鱼类中跌幅较大的有鲈鱼月加权平均价每公斤为31.11元、桂鱼51.80元、河鳗117.73元、叉尾回鱼23.46元等,较10月分别下跌13.30%、8.19%、16.38%和7.82%。冰鲜海水鱼类因量增而价跌。据从东方国际水产中心了解,11月份总体尚属风调雨顺,到港交易渔船达到41条,较去年同期增加51.85 %。由于前期各地收购量放大,加之进口海水鱼近期入库较多,库存上升较快,故大类品种成交价有所下降。冷冻水产品受小黄鱼、梅子、带鱼、鲳鱼等冰鲜水产品集中上市的影响,成交量有一定减少,但价格并未因冰鲜水产品货源增多而有所下跌,其主要原因是今年进口水产品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


  二、虾类市场


  上海市近郊及周边地区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生产已基本结束,目前市场上虾类主要来自广东、福建、海南、泰国、越南等。由于上市量的减少和经营成本的增加,11月虾类价格除白米虾外较10月全线上涨。其中涨幅较大的有南美白对虾月加权平均价每公斤为40.97元、虾蛄52.00元、罗氏沼虾46.78元,较10月分别上涨12.77%、10.76%和15.50%。


  三、蟹类市场


  今年年初虽然部分河蟹产区受灾,但全国河蟹养殖面积有所增加,故产量未出现预期的减少。虽然河蟹总体价格高于去年同期,但并未出现高涨之势,特别是今年大规格的河蟹产量大于小规格的河蟹,且出口受阻,故大规格河蟹价格低于去年同期。如今年只重200克的公蟹价格为45-55元/斤,去年价格高达90-100元/斤,只重150克的母蟹价格为60-75元/斤,去年价格高达120-150元/斤。海水蟹类受各种成本增加影响,价格上涨。其中红花蟹月加权平均价每公斤为155.27元、梭子蟹78.28元、青蟹80.24元、珍宝蟹139.38元,较10月分别上涨22.36%、16.01%、16.00%、4.71%,较去年同期分别上涨102.38%、8.66%、32.01%、25.01%。


  四、综合类市场


  贝壳类水产品的销量并未因气候渐冷而有所下降,相反像蛏子、青蛤、文蛤、鲍鱼、蛤蜊等水产品销量较10月增加9.33%、11.76%、9.52%、15.38%、13.63%。海蜇类水产品由于其价格偏高,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对其的消费,销量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糟醉类、加工类水产品随着气温下降,销量呈现上升趋势。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细分市场研究团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我们以最新的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依据, 常年为政府部门,全球500强企业提供下列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服务:
  1. 行业分析:研究行业发展关键因素、规模和发展趋势、发展环境
  2. 产业链分析: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看行业机会
  3. 产品分析:研究产品产销情况、销售模式、进出口状况、市场需求
  4. 企业分析:针对潜在企业的研究、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
  5. 市场分析: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
  6. 竞争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竞争分析
  7. 盈利能力分析:行业和潜在重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