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1年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年度报告(上)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2-05-16  浏览:


  摘要:2011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呈现快速平稳增长、整体效益显著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进一步提升的良好态势,总产值历史性突破11万亿元,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2011年,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6832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1.2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1.5%;进出口贸易总额6071.46亿美元,增长32.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3万亿元,增长23.4%。展望2012年,石油和化工行业将继续延续平稳较快增长态势,但增长速度会有所减缓。初步预测,2012年行业总产值增长20%~25%,达到13万亿~13.5万亿元;利润总额约9500亿元,增长15%;主营业务收入约13万亿元,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约1.6万亿元,增长15%;进出口总额约为7100亿美元,增长21%。


  2011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在大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的进程中,行业经济呈现快速平稳增长、整体效益显著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进一步提升的良好态势。2011年,石油和化工行业投资稳中趋快,进出口再攀高峰;市场需求旺盛,重点产品保障能力增强;经济运行的内部环境持续改善,经济规模再上新台阶。但是,当前行业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日趋严峻,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化学工业产能过剩的问题较为突出;上游投资动力不足,炼油亏损加剧;行业成本高位运行;四季度经济运行下行风险骤增,应引起高度关注。


  一、2011年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一)总体情况


  2011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快速平稳增长,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据统计,截至12月末,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6832家(主营收入2000万元以上企业),累计总产值11.28万亿元(现行价格,下同),同比增长31.5%,占全国规模工业总产值的13.2%。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34.3%,二季度增长34.5%,三季度增长35.5%,四季度增长23.4%。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43万亿元,同比增长23.4%。行业进出口总额6071.46亿美元,同比增长32.3%,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6.7%,其中进口约占25.0%,出口占9.1%;贸易逆差2624.6亿美元,同比扩大38%。


  2011年,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利润总额8234.3亿元,同比增长19.0%,占同期全国规模工业利润总额的15.1%。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37.8%,二季度增长27.1%,三季度增长25.3%,四季度下降4.97%,利润增速逐季趋缓。全年行业上缴税金9374.74亿元,同比增长21.0%;主营业务收入11.05万亿元,增长30.5%;资产总计7.96万亿元,增长18.9%。


  整体上看,2011年,石油和化工行业总产值历史性突破11万亿元,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增长总体快速平稳,波动相对较小;经济增长的结构进一步优化,效益进一步改善,运行的质量进一步提高;行业进出口贸易继续快速增长,投资稳中加快,市场供需基本平稳,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的目标。


  1.石油天然气开采业


  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经济增长较快,效益较好。截至2011年12月末,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规模以上企业276家,累计总产值1.33万亿元,同比增长32.2%,占全行业总产值的11.78%。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31.6%,二季度增长37.7%,三季度增长35.0%,四季度增长25.2%。2011年,油气开采业固定资产投资2720.35亿元,同比增长12.2%,占全行业投资总额的19%。进出口总额2085.47亿美元,增长47.2%,占行业进出口总额的34.35%。其中,进口2056.45亿美元,增长47.9%,占行业进口总额的47.3%;出口29.01亿美元,增长9.6%,占行业出口总额的1.68%。


  2011年1~11月,油气开采业利润总额3768.87亿元,同比增长35.4%,占全行业利润总额的51.23%;上缴税金2419.44亿元,同比增长61.5%,占全行业税金总额的31.75%;主营业务收入1.12万亿元,增长30.1%;资产总计1.81万亿元,增长13.1%;从业人员103.18万,增长0.4%。


  2.石油加工业


  石油加工业规模持续扩大,但受成品油价格调控影响,行业整体出现亏损。截至2011年12月末,全国石油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1228家,累计总产值3.06万亿元,同比增长26.3%,占全行业总产值的27.15%。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31.8%,二季度增长30.3%,三季度增长29.1%,四季度增长15.9%。2011年,石油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472.0亿元,同比增长14.7%,占全行业投资总额的10.29%。进出口总额623.45亿美元,增长32.0%,占全行业进出口总额的10.3%。其中,进口386.0亿美元,增长37.4%,占行业进口总额的8.88%;出口237.45亿美元,增长24.1%,占行业出口总额的13.78%。


  2011年1~11月,石油加工业累计亏损117.28亿元,而上年同期利润总额为710.62亿元;上缴税金3348.82亿元,同比增长3.3%,占全行业税金总额的43.94%;主营业务收入2.81万亿元,增长26.5%;资产总计1.19万亿元,增长18.6%;从业人员48.24万,增长7.1%。


  3.化学工业


  化学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截至2011年12月末,全国化学工业规模以上企业24129家,累计总产值6.62万亿元,同比增长33.9%,占全行业总产值的58.64%。其中,一季度增长36.2%,二季度增长35.8%,三季度增长38.8%,四季度增长26.4%。2011年,化学工业固定资产投资9601.26亿元,同比增长28.1%,高于全行业平均增幅4.7个百分点,占比67.13%。进出口总额3239.96亿美元,同比增长24.6%,占全行业进出口总额的53.4%。其中,进口1838.28亿美元,增长21.2%,占行业进口总额的42.28%;出口1401.68亿美元,增长29.4%,占行业出口总额的81.33%。


  2011年1~11月,化工行业利润总额3576.74亿元,同比增长35.7%,占全行业利润总额的48.62%。分季度看,一季度利润874.8亿元,同比增长61.7%;二季度利润1051.5亿元,同比增长50.7%,环比增长20.2%;三季度利润963.1亿元,同比增长41.8%,环比下降8.4%。前11月,化工行业累计上缴税金1791.31亿元,同比增长31.8%,占全行业税金总额的23.5%;主营业务收入5.86万亿元,增长34.7%;资产总计4.67万亿元,增长21.9%;从业人员508.50万,增长9.8%。


  专用化学品、基础化学原料和合成材料制造三大板块保持较快增长。2011年,专用化学品总产值1.66万亿元,同比增长36.0%,占化学工业总产值比重25.15%;基础化学原料总产值1.69万亿元,增长34.9%,占比25.48%;合成材料总产值1.10万亿元,历史上首次登上万亿大关,增长35.3%,占比16.63%。三大板块增速均超过化工行业平均水平,产值比重合计为67.3%,较上年同期提高约1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达70%。其中,专用化学品利润总额1106.11亿元,同比增长38.2%,占化工利润总额的30.9%,对化工利润的贡献率为32.5%;基础化学原料利润总额为832.25亿元,增长42.8%,占比23.27%,利润贡献率为26.5%;合成材料利润总额520.37亿元,增长25.3%,占比14.6%,利润贡献率为11.2%。三大板块合计占化工利润总额的68.74%,对利润的贡献率为70.14%。


  (二)主要特点


  1.主要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


  2011年,主要石油和化工产品产量总体保持较快增长。其中,烧碱、电石、甲醇、纯苯、农用化学品、化学试剂、涂料等产品产量增幅较大。全国主要化学品总量达4.18亿吨,同比增长12.9%,增幅较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原油生产增速减缓,天然气保持平稳。2011年,全国原油产量2.04亿吨,同比增长0.3%,增幅较上年明显回落。原油产量增速减缓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原油产量2010年突破2亿吨后,增长难度加大;二是2011年中海油因海上漏油事故导致原油产量大幅下降6.6%,成为拖累全国原油增长的主要因素。全年天然气产量1025.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9%,占油气当量比重的31.2%,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原油加工量4.48亿吨,增长4.9%。成品油产量(汽、煤、柴油合计,下同)2.67亿吨,增长5.9%。其中,柴油产量1.67亿吨,增长5.4%;汽油产量8141.1万吨,增长6.1%;柴油占成品油比重达62.46%。


  目前我国原油生产格局为东部地区占比43.81%,中部地区占比26.22%,西部地区占比29.97%;天然气生产格局为东部地区占13.19%,中部地区占5.68%,西部地区占81.12%。2011年原油和天然气产量省市分布情况见图1和图2。


  图1 2011年原油产量省市分布情况

 


  图2 2011年我国天然气产量省市分布情况

 

 

 


  化肥、农药产量增长较快。2011年,全国化肥总产量(折纯,下同)6027.2万吨,同比增长12.1%。其中,尿素产量2656.7万吨,增长5.7%;磷肥产量1462.4万吨,增长24.3%,磷酸二铵产量(实物量)1161.4万吨,增长25.1%;钾肥产量385.6万吨,增长10.8%。磷、钾肥、复合肥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合成氨产量5068.7万吨,同比增长6.0%;农药原药产量(折100%)264.8万吨,增长21.4%,其中除草剂增长12.5%,杀虫剂增长16.7%。


  湖北成为我国第一化肥生产大省,目前占全国产量比重的16.9%,山东紧随其后,占比10.1%,河南和四川分别占7.9%和7.8%。


  其它重点产品生产也有不同程度增长。2011年,全国乙烯产量1527.5万吨,同比增长7.4%;甲醇产量2226.9万吨,增幅达36.3%;硫酸产量7416.8万吨,增长12.2%;烧碱产量2466.2万吨,增长15.2%;纯碱产量2303.2万吨,增长13.4%;化学试剂870.9万吨,增长25.0%;合成树脂4798.3万吨,增长9.3%,其中聚氯乙烯增长12.5%;轮胎外胎产量8.32亿条,增长8.5%,其中子午胎产量3.93亿条,增长5.6%。


  装置开工率总体较好。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全国炼油装置开工率约为80%;乙烯装置开工率约为100.5%;聚氯乙烯装置开工率约为58%;烧碱装置开工率约为74%;纯碱装置开工率约为77%;尿素装置开工率约为78%;电石装置开工率约为68%;甲醇装置开工率约为49%。


  2.国内市场需求强劲,价格总水平涨幅较大


  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快速增长主要依赖于国内消费市场的强劲拉动。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主要化学品表观消费总量同比增长10.1%,增幅高于上年同期约4个百分点。石油天然气消费走势分化,石油增长由快速趋缓,天然气消费持续高速增长。全年国内石油(原油及油品合计)表观消费量达4.28亿吨,同比增长4.6%;原油表观消费量4.15亿吨,增长3.3%,进口依存度达55.1%,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307.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0.5%,为2008年来最大增幅,较上年加快3个百分点,占石油天然气表观消费总当量的20.1%,较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对外依存度达21.6%,较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全年成品油(汽、煤、柴油合计,下同)表观消费量2.63亿吨,同比增长7.5%,其中,柴油表观消费量1.67亿吨,增长7.6%,占成品油比重63.6%;汽油表观消费量7738万吨,增长8.0%,占比29.4%。2011年,化肥表观消费量增长14.4%,创2004年以来同期最大增幅;烧碱表观消费量增长13.3%,甲醇增幅高达29.9%,轮胎为9.6%。面对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有机化学品和合成材料总体缺口较大。2011年,我国净进口有机化学品2361.9万吨、合成树脂2663.7万吨、合成纤维单体1495.8万吨。2011年我国进口量前10种产品见表1。不断扩大的国内市场是支撑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拉动世界石油和化学工业复苏发展的主要引擎。

 


  2011年,在国际原油等资源类产品价格强劲上涨带动下,石油和化工行业价格总水平涨幅较大。全年行业生产者出厂价累计同比上涨12..7%,其中,油气开采涨幅24.5%,炼油涨幅16.5%,化学工业涨幅9.0%。从走势上看,前三季度行业价格总水平快速上升,第四季度价格回落较快,市场波动加剧。2011年,石油和化工行业产品累计销售率为98.5%,产销衔接较好。


  原油价格


  原油市场变化是影响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的最重要因素之一。2011年,国际油价总体涨幅较大。WTI原油(普氏现货,下同)均价为94.89美元/桶,同比上涨20.4%;布伦特原油均价110.93美元/桶,同比涨幅为40.52%;我国大庆原油均价为109.94美元/桶,同比上涨41.03%;国际95#汽油均价119.48美元/桶,同比涨幅36.37%;柴油均价125.75美元/桶,涨幅40.61%。价格涨幅总体上较上年明显加快。布伦特和我国大庆原油涨幅均刷新十年来历史纪录。


  成品油价格


  2011年,受原油大幅上涨以及其它成本上升等因素作用,国内成品油市场价格在政府调价机制指导下,有一定的上涨。监测显示,我国93#汽油市场均价为9767元/吨,涨幅14.1%;0#柴油均价为8359元/吨,涨幅11.6%。均不足国际原油价格涨幅一半,其中柴油甚至不足1/3,成本压力很大。


  农用化学品


  2011年,我国化肥行业价格涨幅较大,总水平涨幅达13.2%。市场监测还显示,尿素年均价格涨幅达21%,创多年来涨幅之最;磷酸二铵涨幅14%,国产氯化钾涨幅14.1%,45%氯基复合肥涨幅20.6%。化肥市场市场呈现近来少有的兴旺景象(见表2)。但是我国农药市场却比较低迷,价格总水平涨幅仅有1.5%。目前,我国农用化学品总体供大于求,保障能力较强。

 

 


相关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