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苏粮集团:在创新发展中做响做亮粮油品牌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2-09-05  浏览:


  “经过10多年的发展,苏粮集团现已形成了以张家港码头为核心,年中转量达654万吨,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二位的现代粮油物流中心;以苏粮集团直属的13家粮食储备库为骨干,以合作经营的10余家地方粮库为支撑,形成了遍布全省的粮食购销储备网络;以苏三零面粉集团和江海粮油集团为骨干,形成了粮油加工体系。集团所属‘苏三零’小麦粉品牌将成为全国‘驰名商标’,‘苏粮’系列品牌及‘苏畅’油脂、‘苏星四季’大米等品牌知名度逐步提升。”日前,江苏省粮食集团董事长刘习东表示。


  构筑粮安主要阵地


  苏粮集团是在2000年江苏省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省级机关机构改革的背景下,在原江苏省粮食局10家下属企事业单位的基础上,于2001年6月6日在省工商局注册成立的省级企业集团,是江苏省政府批准的国有资产投资主体。


  坚持主业不动摇,构筑保障江苏粮食安全的主要阵地。在苏南片区,江苏粮食集团依托长江张家港港口水运优势和保税特区,进口巴西、美国等国的大豆资源,打造全国最大的省属油脂生产、储存、流通基地;在苏中片区,依托长江港口水运优势和优质红小麦产地,大力发展面粉加工物流业,打造长江中下游最大的省属面粉加工、储存、流通基地;在苏北片区,依托京杭大运河和铁路专用线的交通优势,大力发展大豆、玉米等紧缺粮食品种“北粮南运”和粮食储存加工,联接新沂粮库、白马湖粮库等企业成线成片成面。


  坚持创新不停步,拓展粮油安全保供的新途径是苏粮集团的又一大亮点。江苏粮食集团积极启动苏粮品牌农产品直销连锁店建设,通过产业化运作建立优质农产品连锁营销网络,全力打造江苏优质农产品销售平台,同时整合苏粮系列品牌,努力让老百姓吃上安全放心的粮油和农副产品;推广“基地种植+粮食银行”运营模式,把办银行的理念运用到经营粮食上,扩大粮食种植基地,稳定地掌握粮食来源,提高农民收入;通过参与省内有实力的粮食企业重组扩大“话语权”,争取各级政府和粮食主管部门的支持,选择市县有优势有实力的粮食企业,以资金、资源等方式参股、控股;积极探索“走出去”的方式方法,探索采取合资、合作、联营等方式,借助大型粮企的力量,针对大豆、玉米等江苏长期短缺的品种,想方设法利用省外和国外资源,为全省粮食安全服务。


  做响做亮粮油品牌


  “做响做亮粮油品牌,努力成为保障全省粮食安全的可靠企业和百年老店。”刘习东说,江苏粮食集团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在“苏三零”面粉、“苏畅”油脂、“苏星四季”大米3个知名品牌的基础上,超前规划,循序渐进,打造“苏粮”产品系列品牌,塑造“苏粮”安全粮油企业形象,努力让全省人民吃上安全放心的粮油。


  资料显示,围绕做强做优,苏粮集团通过挑选粮食主产区、主销区规模大的收储企业,通过控股、重组、联合等方式,在张家港粮油产业园扩建油罐,使油罐容量达到40万吨,与油厂产量匹配。扩建张家港大豆油厂,使其年大豆压榨能力新增90万吨,同时建设与之配套的精炼油厂,生产小包装油脂,用“苏畅”的牌子供应江苏及周边市场。扩大面粉加工规模,通过兼并重组和新建的方式,分别在苏中、苏北新建面粉企业,新增面粉加工能力40万吨。扩大大米生产能力,通过扩建等方式,使集团公司大米产能新增20万吨。


  十年磨一剑。目前,苏粮集团的经营规模、效益等在全国同行业中稳居第一方阵,粮食储备量占省级储备1/3,油脂储备量占省级储备的半壁江山,粮食物流吞吐量分别居全国同行业单个码头第二位和第一位。


  今年是“十二五”承上启下之年,苏粮集团“十二五”期间的蓝图已绘就。大力推进“突出主业,壮大产业,培育品牌,差别发展”的发展战略,全力打造“5+1”产业链,进一步提升科学管粮保粮水平,加快推进市场网络建设,努力发挥粮食集团在全省粮油安全保供中的主力军作用,不断推进企业创新发展,实现集团做强做久做大。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研究成果《粮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细分市场研究团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我们以最新的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依据, 常年为政府部门,全球500强企业提供下列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服务:
  1. 行业分析:研究行业发展关键因素、规模和发展趋势、发展环境
  2. 产业链分析: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看行业机会
  3. 产品分析:研究产品产销情况、销售模式、进出口状况、市场需求
  4. 企业分析:针对潜在企业的研究、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
  5. 市场分析: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
  6. 竞争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竞争分析
  7. 盈利能力分析:行业和潜在重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