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踏首席运营官赖世贤对外表示,今年将在内地开店600家,使店铺总数达5300家,并对外界认为安踏对“奥运”给体育用品销售带来的正面效应过分乐观的质疑做出否认的表态。赖世贤说,开店就是为了让消费者更方便地购买安踏,开600家店的数量并不激进。
安踏曾经尝到高速开店的甜头。一位不愿具名的安踏经销商表示,为了加快开店速度,安踏区别于当时其他体育用品企业在全国设立直营分公司的做法,采用“省级分销代理+区域加盟经销商”的方式发展全国销售网络。在这些销售网络建设策略引导下,终端门店数量在短短几年间从几百家到上千家,再到几千家,迅速占领了三级市场。
就是靠这样的发展模式,安踏2010年盈利甚至超过李宁。
回归粗放式增长模式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扩店计划与不久前安踏体育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丁志忠的表态相悖。
今年8月初安踏半年报财务数据全面报忧,当时丁志忠就表示,下半年体育用品行业仍然存在库存和打折风险,所以将控制未来的订单量以及店铺拓展速度,稳健增长。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安踏营业额为39.34亿元,同比下降11.6%;毛利率为16.44亿元,同比下滑1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7亿元,同比下降17%。半年报中指出,财务数据全面下滑是由于库存居高不下以及产品大幅打折,利润遭到了严重影响。此外安踏在报告期内已经预见到了消费的疲软,所以减小了给分销商的发货量,这也是营收严重下滑的原因。当时紧跟半年报发布的是一份2013年安踏订单情况和单店运营情况的说明公告,安踏称,于7月结束的2013年一季度订货会订单金额出现约20%-30%的跌幅,而今年上半年的单店盈利能力也略有下滑。
品牌分析师许宁认为,此次赖世贤做出的表态与半年报中提出的减速计划相左,恐怕也是迫于无奈,因为今年乃至未来可能整个经济形势都不会太好,这种情况下,安踏做出门店扩张的决定也属于正常的举措,毕竟中国的二三线城市有着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单店盈利能力虽然放缓,但是安踏在二三线城市开店成本并不是很高,增加开店量还是能提升利润。”在许宁看来,尽管利润提升速度有限,但是在体育品牌集体陷入低谷的背景下,安踏也只有回归一直依赖的粗放式增长模式。
谋求多元化布局
同时,安踏方面也在谋求多元化布局,试图摆脱当前业绩下滑的困境。日前,安踏方面表示,除了生产和销售运动鞋外,也开始涉足服装业务,令产品更多元化,赖世贤表示,“我们已是内地四大品牌之一,未来我们主攻大众化市场。除了专注发展安踏品牌,今年起发展安踏儿童系列,预期3年内该业务占营业额比例将达5%”。
许宁认为,安踏拓展服装品牌,这也和国际主流的体育品牌发展思路一致,高端板块主要采取收购国际成熟品牌的方式,本品牌则主要针对中低端品牌,这很可能会成为安踏未来很重要的增长点。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相关研究成果《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微信服务号: | ![]() |
微信订阅号: | ![]() |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细分市场研究团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我们以最新的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依据,
常年为政府部门,全球500强企业提供下列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服务:
1. 行业分析:研究行业发展关键因素、规模和发展趋势、发展环境
2. 产业链分析: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看行业机会
3. 产品分析:研究产品产销情况、销售模式、进出口状况、市场需求
4. 企业分析:针对潜在企业的研究、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
5. 市场分析: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
6. 竞争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竞争分析
7. 盈利能力分析:行业和潜在重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