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国庆8天长假,除了各大景点爆满、高速公路拥堵、天量垃圾也成为“添堵”因素。在这个节日里,天安门每天清理8吨生活垃圾,海南岛环卫人力投放超过警力,上海清除生活垃圾152862吨,日均19108吨,垃圾清运总量同比增加18%……在国人“制造垃圾”的背后,中国在“处理垃圾”上的总投资也将高达2600亿元。从经济角度看,除了从源头上控制垃圾产量,实施垃圾分类,实行资源化策略,最终将垃圾产业化已成必由之路。
我国投2600亿处理“垃圾”
在垃圾处理中,上海环境物流有限公司是处理生活垃圾运输的公益性专业机构,其内河航运船队每天要处理市区70%的垃圾量。该单位从业30余年的资深环卫专家吕财玉总经理表示:上海在垃圾收集、分拣、运输、焚化、填埋等各个技术处理环节,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如上海内河航运的环卫船只已经实现集装箱化,焚烧技术也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由于城市土地资源的紧张态势,上海在填埋方面的选择余地已经明显受限。
在他看来,开发垃圾资源的循环利用、也就是“变废为宝”是促进垃圾减量化的关键,而“垃圾分类”则是最基础工作。吕财玉掌握的资料还显示:我国垃圾处置的产业化水平面临进一步提升。
目前,中国每年生活垃圾产生量超过3.6亿吨,其中城市生活垃圾1.5亿至1.6亿吨,约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并且以年均8%的速度增长。在垃圾处理方式上,中国以填埋、焚烧和堆肥为主。填埋是目前主要方式,占比近一半;焚烧占比12%左右;堆肥不到10%;仍有30%的生活垃圾未能处理。
2011年4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土地资源紧缺、人口密度高的城市,要优先采用焚烧处理技术。根据专业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新增处理能力约40万吨/日,新增投资约1400亿元。此外还有一些续建项目需要追加投资,续建投资约300亿元,收运转运约360亿元,存量治理约200亿元,餐厨垃圾约90亿元,垃圾分类约200亿元,监管能力约50亿元。而中国在垃圾处理上的总投资高达2600亿元。
他坦言,在推广过程中,垃圾分类缺少响亮的口号,而上海社科院的做法则是率先在小学生当中推行分类理念。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是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重要举措,对于缓解末端处理设施压力、实现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超千亿元将切给垃圾焚烧
而在2600亿元这个大蛋糕中,超千亿元将切给垃圾焚烧发电。
6400多平方公里的上海,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城市生活垃圾的末端处置设施建设面临选址难、落地难的局面。“我们只有从源头减少垃圾产生量,通过分类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活垃圾出路难的问题。目前,上海生活垃圾卫生填埋的有409.71万吨;综合处理75.45万吨;填埋处理79.13万吨;焚烧处理106.36万吨;物质回收利用的仅有39.27万吨。”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谢京辉指出,保护健康绿色美丽的环境、保护土地资源、节约能源、实现资源循环再利用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数据显示,上海市2012年日均生活垃圾处理量近1.8万吨,即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0.75公斤/人/日。这些生活垃圾绝大多数采用填埋方式处理,从源头产生到末端处置需要经过收集、中转、长途运输和处置四个环节。目前,上海市每日产生的生活垃圾量需要占用19200立方米的空间(约占地5亩,平均高6米)填埋。
垃圾焚烧是处理垃圾的传统方法。一般焚烧后垃圾体积比原来可缩小50%-80%,分类收集的可燃性垃圾经焚烧处理后甚至可缩小90%。近年来,不少焚烧厂将焚烧处理与高温(1650℃-1800℃)热分解、融熔处理相结合,以进一步减小体积。其优点是垃圾焚烧后的剩余残留物小,便于填满,节省用地,消灭了各种病原体,将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并回收热能。目前,上海的垃圾焚烧炉已经具备世界先进水平,都配有良好的烟尘净化装置,在清除生活垃圾的同时也防止了对大气的污染。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相关研究成果《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微信服务号: | ![]() |
微信订阅号: | ![]() |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细分市场研究团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我们以最新的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依据,
常年为政府部门,全球500强企业提供下列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服务:
1. 行业分析:研究行业发展关键因素、规模和发展趋势、发展环境
2. 产业链分析: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看行业机会
3. 产品分析:研究产品产销情况、销售模式、进出口状况、市场需求
4. 企业分析:针对潜在企业的研究、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
5. 市场分析: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
6. 竞争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竞争分析
7. 盈利能力分析:行业和潜在重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