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中芯国际拟400亿元在北京建集成电路项目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2-11-08  浏览:


  近日发布的财报显示,继第二季净赚710万美元后,中芯国际第三季再度盈利1200万美元,据其预计的“第四季度将持平或小幅增长”计算,如果加上年底前公司可能进行的资产处理,中芯国际今年全年盈利可期。与此同时,中芯国际还将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两条40~28纳米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总投资超过400亿元人民币。


  重整旗鼓东山再起


  一年前中芯国际经历了动荡的人事斗争风波。去年全年,中芯国际净亏损高达2.456亿美元。一年过去了,中芯国际开始进入上升轨道。事实上,自今年第二季度起,中芯国际便转亏为盈,当季净赚710万美元;毛利率较今年第一季度上升了一倍,达到24%;整体产能利用率也达到95%。由于生产效率的改善,第三季度毛利率再由二季度的24%上升至27.5%,来自于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入也增至1.19亿美元。


  中芯国际表示,公司现在没有了内斗,管理团队非常稳定,这是助推公司业绩的最重要原因。公司新管理团队自2011年第三季度加入公司至今,中芯国际产能增长了6%,收入增长了50%,毛利率由1.4%提升至27.5%,净利润也成功转亏为盈。


  中芯国际预计,2012年公司营收将创新高。受惠于各种功能手机、智慧型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成长,中芯国际第四季度营收将持平或获得小幅季度增长,动力则主要来自我们65纳米和0.18微米制程的产品。


  对于中芯国际今年的营收表现,业内专家认为,这表明了中芯国际已经进入到上升轨道,而不是短期的回暖。此外国际研究暨顾问机构Gartner发布报告显示,2012年下半年半导体行业将逐步回暖,这亦有助于中芯全年盈利预期的增加。


  历史弊病致难以追赶台积电


  尽管进入上升期,但对比其他强劲竞争对手,中芯国际的差距仍然相当明显。代工龙头台积电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当期营收为1413.8亿元新台币,净利润达到493亿元新台币(约合16.8亿美元),同比增长62%,超出了之前分析师的预期。


  中芯国际首席财务官龚志伟指出,鉴于客户对通信行业的需求,以及40/45厂房刚于第四季度投产,明年第一季度前景仍乐观。


  不过,摩根士丹利表示,虽然中芯国际管理层致力改善营运,但公司结构性问题仍未解决。即使公司产能使用率逾90%及销售创新高,仍仅获微利;中芯仍落后于领先的技术,资本支出显著低于竞争对手。


  400亿元投北京项目


  对于中芯国际在内地运营的第三座12英寸厂武汉新芯,几个月前曾传出美国豪威半导体(OmniVision)可能入股武汉新芯一事,虽然至今没有官方消息得以证实,但有消息人士称,一年前在中芯国际人事争斗中黯然出局的前COO杨士宁,如今已在操盘武汉新芯,或寄望武汉新芯卷土重来,而杨士宁目前身份正是OmniVision顾问。


  另有人士分析称,由于豪威是台积电的大客户,如果豪威直接去管理和运营武汉新芯,不排除台积电想利用这层关系,控制武汉新芯。因为早在2009年时,台积电就曾觊觎武汉新芯,因为种种原因,最后未能遂愿。


  对于豪威操盘下的武汉新芯,业内普遍认为其前景尚难预测。12英寸芯片项目,一般月产能要达到3万片以上,才能实现盈亏平衡,而目前武汉新芯的月产能还远远不够。


  对于中芯国际而言,也许目前还无力兼顾武汉新芯,因为,中芯国际产能扩充的重心已开始向北京转移。


  目前,中芯国际与北京相关机构联合投资的北京公司二期项目已经启动,将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两条40~28纳米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总投资超过400亿元人民币。其中第一阶段项目计划2015年底完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1.9亿美元。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相关研究成果《集成电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细分市场研究团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我们以最新的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依据, 常年为政府部门,全球500强企业提供下列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服务:
  1. 行业分析:研究行业发展关键因素、规模和发展趋势、发展环境
  2. 产业链分析: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看行业机会
  3. 产品分析:研究产品产销情况、销售模式、进出口状况、市场需求
  4. 企业分析:针对潜在企业的研究、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
  5. 市场分析: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
  6. 竞争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竞争分析
  7. 盈利能力分析:行业和潜在重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