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华经纵横:仿制药——仿制必须更好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2-02-09  浏览: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已经批准上市的13类25种382个不同规格的基因工程药物和基因工程疫苗产品中,仅有6类9种21个规格的产品属于原创,其余都属于仿制。我国是名副其实的仿制药大国,但是遗憾的是并不是仿制药强国。

 


  华经纵横认为,由于研究经费短缺,新药研发技术落后、新药创新比较困难等因素的存在,我国医药行业做原研新药的制药企业比较少。虽然我国鼓励创新,并在医药工业"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相应的鼓励政策。但是未来几年,仿制药仍然是中国医药行业的主业。


  2010年,全球药品市场销售额达到8500亿美元,其中生物技术药与仿制药创下新高,分别达到1400亿美元和1200亿美元。在美国以外,生物仿制药的销售额也突破了10亿美元。2013-2014年,一批生物医药专利将集中到期。美国FDA针对生物仿制药的法规也即将出炉,预示着生物仿制药在未来5~10年将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除了市场需求,仿制药具有治疗领域广泛、副作用优化得也比较好、可让民众使用较好的药物等优势,这对我国政府、民众和制药企业都有很大的益处。因此,国内医药企业要牢牢抓住仿制药的发展机遇。


  华经纵横提醒国内医药企业,仿制不代表要求的降低。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国制药企业的仿制药水平还是有一定差距。此外,仿制药的仿制性也大大限制了药品的毛利率,要求企业必须通过创新,造出"好"的仿制药。因为中国企业创新能力弱一些,能看清哪种药能降低副作用、提高疗效或改变适应症的科学家还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华经纵横建议应该加强产学研一体化,更多地发挥学术界的作用,让专注相关领域的专业学者对一个过期的或有很好市场前景的新药进行研究创新,然后由企业负责具体的产业化过程,才能在即将到来的仿制药大潮中占领一定的市场。

 

 

声明:华经视点属原创内容,代表个人观点,授权于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使用;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意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欢迎社会各界权威人士投递资讯共同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