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2011年我国化学原料药出口平均单价为3.74美元/公斤,同比降低0.95%。而2012年一季度我国化学原料药出口均价同比跌幅较为明显,如解热镇痛类原料药出口量同比增长了8.38%,但出口均价却持续走低,同比降低了2.02%;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出口均价同比跌幅均超过了20%;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出口量和出口额同比增长较快,分别达到了24.49%和28.72%;激素类原料药量价同比分别小幅上升了9.4%和2.39%,出口额同比增长了12.02%,达到1.6亿美元。
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和政策支持的有利条件下,2012年一季度我国化学原料药制造工业整体呈现出健康发展态势,技术创新能力、产业集中度、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均得到了提升,但是我国化学原料药出口企业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华经纵横长期从事医药行业研究,将对我国化学原料药的出口问题做出研究。
产能过剩导致出口价格低廉
根据海关信息网统计,在2011年我国出口的化学原料药品中,出口价格在10美元/公斤以下的约占一半,更有约31%的出口均价在5美元/公斤以下。这是由于大部分药料行业技术含量少、进入门槛低,因此每年有大量民营企业进入。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多,原料药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许多企业采取扩大经营规模同时互相压价等办法,以获得更多的利润。
国际监管趋严
近年来,由于各国不断加大对药品安全监管,同时完善医药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这就提高了医药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例如2011年6月欧盟议会和欧盟委员会颁布了2011/62/EU号新法令,要求从2013年7月2日起所有输欧的人用药活性物质必须出具出口国监管部门的书面声明;2012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又以生产监管体系可能不符合cGMP要求为由,对我国22家肝素粗品生产企业发布进口警告。以上种种规定或限制使得我国原料药出口企业的商品需要满足更多的质量标准,因此,我国化学原料药出口难度不断加大。
成本上涨
近几年,我国劳动成本上涨幅度较大,同时电费、运费和税费等久高不降,这些都给原料药出口企业带了巨大的成本压力。
汇率问题
自2010年开始,人民币一直面临着升值的压力,而我国原料药出口的主要竞争对手国--印度货币却严重贬值。这使得我国原料药出口企业处于不利地位。
根据2012年一季度我国化学原料药出口的情况,我们预测2012年下半年化学原料药仍将面临着市场需求和生产成本的双重压力,我国原料药出口企业将在挑战和机遇中前行。纵使存在我国医药行业整体稳步发展、经济增长和政策保障将促进医药消费快速增长、国际市场对化学原料药仍存在刚性需求、我国化学原料药在国际市场的地位短期内无法替代等有利条件,但是同时也面临着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欧美医药市场增长有限、新兴医药市场继续大幅增长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国际医药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并不乐观、我国化学原料药出口风险加大、国内环保标准提高、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仍有增长的趋势等不利条件,将对我国出口构成严峻挑战。因此可以判定未来半年,我国原料化学药出口的机遇与风险同在。
声明:华经观察属原创内容,代表个人观点,授权于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使用;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意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编辑:A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