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华经纵横:提升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产业链价值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2-07-06  浏览:


  风电设备制造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典型代表,是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仅就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距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标准似乎还有不小的差距。


  创新能力不足


  当前风电设备制造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发达国家的企业手中,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在风电设备关键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方面却表现出严重匮乏,创新能力不足。同时,掌握核心技术的国外风电设备企业对已经输出到我国的技术,对其后续改造、产品升级换代、市场销售范围等进行种种限制,并且设计各种参数来控制我国企业实现技术赶超、价值链攀升。因此,要想改变目前的这种的僵局,只能进行自主创新,转变行业企业的发展方式,加大企业的研发投入,加强人才的培育和储备,提升企业的技术和制造水平,提高企业风电设备质量。


  技术投入高与产品产出低的矛盾


  风电设备制造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较高的技术风险伴随着较低的市场利基是其一大特点。这就造成了国内大多数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而更多的选择相对成熟的低技术或者从国外购买技术,迅速形成产品的生产能力占领需求市场,我国的风电设备制造业几乎已形成这种发展模式。而战略性新兴产业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技术的不成熟,因此要发展我国自己的风电设备制造业,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把发展的经历放在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上,在核心的高端技术层面,必须要能够形成一种高效的技术创新、研发、成果产业化和产品市场化的有效转化机制。通过技术进步推动产业扩张,产业的成熟反过来又推动技术的进步。


  风电设备制造业是装备制造业的一个构成部分,也是风力发电产业的中游行业,风电设备具有专门化、大型化、成套化等特点。但在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产业链尚需进一步完善,产业链价值尚需进一步提升。


  龙头企业要肩负起创新的责任


  虽然近几年我国的龙头企业华锐风电、金风科技和东汽等迅速崛起,并挤入全球十大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行列,但是这些龙头企业的快速成长也是以资源驱动为主,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严重匮乏,这与其龙头企业的地位极不相称。从国外的发展实践看,政府对产业技术创新的推动往往是通过龙头企业来实现的,像日本对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技术攻关就是通过主要几家电子信息企业结成战略技术联盟,共同攻破关键共性技术后,企业再围绕技术的应用性创新和产品创新展开激烈的竞争。我国风电设备制造的龙头企业也应该担负这种技术创新的社会责任,政府还应形成一种政策引导机制,如在国家层面的创新活动中要求必须有龙头企业的参与,对龙头企业根据绩效给予程度不同的激励等。


  注重人才的培养


  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人才的结构性短缺,特别是具有系统优化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短缺问题严峻,为此教育必须先行。企业根据实际需要实行定制化在职培训,以及建立激励机制和创造良好的环境吸引国内外优秀的风电设备研发及制造的专业人才,都是培育人才支撑网络的重要内容。

 

  声明:华经观察属原创内容,代表个人观点,授权于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使用;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意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编辑:A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