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1年农机化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4.5%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2-01-09  浏览:


  2011年,全国农业机械化保持了整体推进、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预计达到54.5%,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连续6年增幅超过2个百分点。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凸显,有效保障了生产的进度和质量,为粮食“八连增”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装备支撑。


  购机补贴政策实施规范高效,农机装备水平快速提高。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达到175亿元,比上年增加20亿元,已在11月底全部落实到户。补贴政策效应显著,拉动农机消费需求不断升温,农机工业产销两旺,农机装备总量加快提高、结构加快优化。2011年全国农机总动力预计达到9.7亿千瓦,同比增长4.5%。大中型拖拉机、水稻插秧机、玉米联合收获机拥有量预计分别达到430万台、40万台、17万台,分别比去年增长18%、30%、38%。拖拉机大型化、动力机械和农具配套化的趋势逐步显现。预计全年农机工业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连续4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


  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组织有力有序,农机作业水平快速提升。春耕、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农机作业机具供需平衡、作业市场稳定有序、作业质量稳定提高、作业面积大幅增加。薄弱环节机械化生产取得较大突破,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达到33%,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水稻机收新增1900万亩,总面积首次突破3亿亩大关,机收水平超过67%。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达到25%,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全国完成春季机耕6.41亿亩,同比分别增加3.4%,农机抗旱灌溉小麦面积超过8000万亩次。夏收小麦、夏玉米、冬小麦机播水平分别达87.8%、77%、86%,再创新高。农机成为抢收抢种、抗灾救灾的主力军,有力保障了农业的进度及质量。


  农机农艺融合扎实推进,增产增效型资源节约型农机化技术应用范围持续扩大。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2.7万个,比去年增加23%,成为带头应用农机化新装备新技术的主要力量。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效果显著,以农机农艺融合为重点开展了春耕、三夏、三秋农机化技术专项培训,共培训农机手及基层农机推广人员618.7万人次,促进了增产增效和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地型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全国水稻机插秧技术实施面积突破1亿亩,保护性耕作面积新增1900万亩;农机深松整地面积达到1.6亿亩,比上年增加2100万亩。大豆、油菜、马铃薯、花生机收和油菜机播、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高效植保、化肥深施面积较上年有明显增加。经济作物、林果业、畜牧业、渔业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稳步推进。农机化新技术新装备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细分市场研究团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我们以最新的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依据, 常年为政府部门,全球500强企业提供下列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服务:
  1. 行业分析:研究行业发展关键因素、规模和发展趋势、发展环境
  2. 产业链分析: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看行业机会
  3. 产品分析:研究产品产销情况、销售模式、进出口状况、市场需求
  4. 企业分析:针对潜在企业的研究、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
  5. 市场分析: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
  6. 竞争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竞争分析
  7. 盈利能力分析:行业和潜在重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