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赛维陷入债务危机或将引发“蝴蝶效应”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3-04-18  浏览:


  在发布了“未能按时偿付2400万美元可转换债券”的公告后,陷入债务危机的中概股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维)便开始有意无意间回避媒体。


  但即便如此,作为曾几何时的中国光伏业“龙头”,赛维陷入债务危机或将引发的“蝴蝶效应”,还是令市场忧心忡忡。


  据统计,仅A股,便有多家上市公司曾与赛维保持密切合作关系。


  天龙光电成创业板“亏损王”


  前不久,被年度业绩快报推上创业板“亏损王”之位的天龙光电便是其中之一。


  2月28日,天龙光电发布的2012年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公司初步核算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77亿元,同比下滑了78.98%。


  而更为令人惊叹的是,相较公司去年10月25日在三季报中发布的2012年年度业绩预告,此番天龙光电亏损额已由预告时的1.3亿元(预告亏损上限)扩大至4.7亿元,净利下滑幅度也由之前的308.8%激增至854.66%。


  天龙光电的惨淡经营当然与人所共知的光伏“寒冬”息息相关,而作为曾经的亲密战友,赛维愈发紧张的现金流也为之做出了“重大贡献”。


  目前,虽然天龙光电2012年年度正式业绩报告尚未发布,但据其2012年半年报显示,彼时,赛维曾以逾2600万元的金额,位列公司应收账款第三名,占公司应收账款总额的比例达5%。


  而早在2011年时,赛维还曾以创造年度营业收入3143万元,位列天龙光电第四大客户,占公司全部营业收入的比例达3.73%。


  新大新材要账获三屋顶电站


  除了天龙光电,新大新材也将是赛维债务危机的受害者之一。


  根据公司发布的2012年年度报告,期内,赛维为其创造了7961万元的营业收入,位列新大新材第二大客户,占公司全部营业收入的9.17%。但与此同时,赛维也以2840万元的金额,位列新大新材应收账款第四名,占公司全部应收账款的6.11%。


  要知道,早在此前,赛维还曾将旗下三个太阳能屋顶电站,作价1.4亿元转让给新大新材,以冲抵相应金额的应收账款。


  2012年10月23日,新大新材与赛维签订了债务重组协议。协议约定赛维将其三个太阳能屋顶电站转让给新大新材。债务重组完成后,新大新材向赛维出租三个太阳能屋顶电站,出租期限为2012年11月1日至2018年11月1日,电站的租赁费为每年990万元。而在租赁期限内,赛维负责电站的日常管理、维护等事宜。新大新材则向赛维支付管理费,费用为1元/月。


  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2011年,赛维一直稳居新大新材第一大客户,2011年,赛维创造的营业收入占新大新材全部营收比例为24%。


  此前,新大新材董秘张建华表示,“公司从2011年已经开始对客户结构进行调整。江西赛维已经不是公司的第一大客户,根据它资金紧张的状况,与其的业务往来已经开始减少,但是调整也要有个过程”。


  拖欠奥克股份3554万元


  相比天龙光电、新大新材,奥克股份更是深受赛维债务危机之害,公司发布的2012年年度报告显示,期内赛维以3554万元的金额占据着奥克股份应收账款的“头把交椅”,占公司应收账款总额的7.4%。


  事实上,截至2012年12月,赛维共欠奥克股份货款1.43亿元。


  2012年12月,奥克股份与赛维签订股权转让及抵债协议,赛维将其间接持有的南昌赛维LDK光伏科技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昌赛维)股权全部转让给奥克股份用于抵偿其积欠公司的部分债务(2723万元)。


  最终,上述股权加之其它一些费用与赛维对奥克股份的欠款冲抵后,赛维仍然拖欠奥克股份3554万元应收账款。


  资料显示,南昌赛维成立于2010年8月20日,由赛维LDK光伏科技(新余)工程有限公司全资设立。而赛维LDK光伏科技(新余)工程有限公司系赛维全资子公司。目前,南昌赛维持有位于南昌市新建县厚田沙漠的5MW太阳能电站,而收购完成后,其将为奥克股份所控制和拥有。


  而在这一切发生前,据公司2011年年报显示,赛维曾为奥克股份创造营业收入3.4亿元,以占公司全部营业收入13.18%的比例,位列公司第一大客户。彼时,奥克股份与赛维签署的一份总价款约13亿元的《采购合同》,还曾被作为重大销售合同予以公布。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相关研究成果《光伏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细分市场研究团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我们以最新的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依据, 常年为政府部门,全球500强企业提供下列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服务:
  1. 行业分析:研究行业发展关键因素、规模和发展趋势、发展环境
  2. 产业链分析: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看行业机会
  3. 产品分析:研究产品产销情况、销售模式、进出口状况、市场需求
  4. 企业分析:针对潜在企业的研究、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
  5. 市场分析: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
  6. 竞争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竞争分析
  7. 盈利能力分析:行业和潜在重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