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批先建”现象在央企的项目中屡见不鲜。以风电为例,两三年前,国内风电发展如火如荼,五大电企也在全国各地批量上马风电项目。
国家审计署的审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底,华能集团骑马山风电等75个项目已开工建设,但有81266.37亩项目用地尚未取得建设用地批准手续。华能集团决策的黄登水电站等16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存在未经核准先行建设问题,涉及金额324.63亿元。
在华能和国电集团未取得审批开工建设的项目中有多个是风电项目。
骑马山风电场项目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魏山县和弥渡县交界的山脊地带,计划投资4.9亿元,总装机容量4.95万千瓦,是华能大理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五子坡风电场的第二期工程。
此外,国电集团所属伊春龙源雄亚风力发电有限公司超面积占用林地894.9亩。项目申请报告在2007年11月底获得核准。项目建设内容为新建大白山风电场一座。其中,轮毂高度为75米的1500千瓦风电机组33台,总装机容量为4.95万千瓦。
实际上,在审计署发布的13家央企审计报告中,除华能集团和国电集团外,还有2家企业存在“未批先建”的违规现象。
2008年至2011年,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所属江苏分公司、油脂公司等单位承建的灌河粮食现代物流和仓储等14个项目,在未取得土地使用权证的情况下开工建设,涉及土地1234.55亩,截至2012年7月底仍有778.4亩未取得土地使用权证。
针对风电项目的未批先圈地现象,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未批先建”的现象在全国是十分普遍的。
“由于审批权滞后,企业知道项目早晚会批,但是等不了那么长时间,所以在没有取得所有审批的情况下就先开工建设。”林伯强说。
林伯强介绍,按照国家规定,风电的核准,5万千瓦以上由中央政府来核准,5万千瓦以下由省级政府核准。这些年地方政府发展风电的积极性很高,但有很多项目开发单位为了直接通过省级核准,把整装风电厂都拆分成4.95万千瓦以下。
“但是,目前我国风电项目的审批仍然比较繁琐,一个风电场项目需要盖二三十个章才行。”林伯强表示。
对于项目“未批先建”,一位电力企业人士也表示比较无奈,“一个项目的审批时间很长,虽然最终都能批下来,但中间仍有长时间的间隔,也涉及到多个部门,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这一情况也得到了企业方面的证实。华能集团在审计结果整改情况公告中表示,未取得建设用地批准手续的75个建设项目中,截至2013年4月底已有29个项目取得用地批复文件,其他所有项目已完成申报工作待批。
同时,国电集团也称,截至2013年3月,国电集团所属公司已开工建设项目未取得用地批复的项目中,已有7个项目获得《国有土地使用证》,2个项目取得用地批复,正在办理土地使用证。另外“伊春龙源雄亚风力发电有限公司超占林地”,已于2013年3月取得国家林业局审核同意。
审计署:华能集团16项重大工程未批先建涉324亿
审计署报告称,2011年,华能集团所属7家单位存在未按规定核算收入和成本等问题,造成多计资产1.93亿元、多计负债1.58亿元、多计利润0.35亿元。2011年,华能集团未按规定将2010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29.68亿元转增国有资本。截至2011年底,所属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华亭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累计欠缴企业所得税3.92亿元。
华能回应:财务收支等有关问题已全部进行整改
国家审计署5月10日发布了对中国华能集团公司2011年度财务收支情况的审计结果,华能集团在回应网易财经询问时表示,审计中发现的有关问题已经全部进行整改。
国资流失华能集团利益输送受益主体成谜
国家审计署10日公布的13家央企2011年度财务收支的审计报告显示,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下称“国投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三家央企存在利益输送的嫌疑。2011年2月,国投公司所属郑州裕中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在未经国投公司批准的情况下,对下属子公司单方增资1.80亿元,形成的权益由全体股东共享,造成国有权益流失0.44亿元。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相关研究成果《风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微信服务号: | ![]() |
微信订阅号: | ![]() |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细分市场研究团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我们以最新的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依据,
常年为政府部门,全球500强企业提供下列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服务:
1. 行业分析:研究行业发展关键因素、规模和发展趋势、发展环境
2. 产业链分析: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看行业机会
3. 产品分析:研究产品产销情况、销售模式、进出口状况、市场需求
4. 企业分析:针对潜在企业的研究、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
5. 市场分析: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
6. 竞争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竞争分析
7. 盈利能力分析:行业和潜在重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