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华经纵横:国务院高层自贸区概念持续发酵 第二批自贸区预备跑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4-10-29  浏览:


 

 

  在经历了一年的探索后,上海自贸区的形式以及积累的创新经验,将会在全国更多地方推广。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10月27日上午主持召开深改组第六次会议并发表讲话。


  习近平强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在推进现有试点基础上,选择若干具备条件的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取得的经验,是我们在这块试验田上试验培育出的种子,要把这些种子在更大范围内播种扩散,尽快开花结果,对试验取得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能在其他地区推广的要尽快推广,能在全国推广的要推广到全国。


  目前相关部门已收到沿海、内陆和沿边多个省市和地区上报的自贸区方案。从目前各地申报情况及相关部门调研情况看,自贸区试点推广将按照成熟一批、推广一批的原则进行。同时,“一带一路”建设方案有望近期公布。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除加快海上丝绸之路沿线自贸区建设外,相关部门将选择一些沿边口岸开展自贸区试点,如广西东兴、云南瑞丽、内蒙古满洲里等。


  从沿海到内陆再到沿边,申请建立自贸区已形成“百舸争流”的局面。


  鼓励竞争三路推进


  有权威人士表示,上海自贸区运行一年,已取得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从全局考虑,仅上海一家自贸区难以更好发挥自贸区作用,需要有更多自贸区与上海形成竞争。在明确不同自贸区定位的同时,在竞争中充分发挥不同自贸区对外开放的新优势。


  自贸区推广范围或分为沿海、内陆、沿边三大板块。结合APEC提出的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主题及加快“一带一路”建设背景,天津、粤港澳、福建等沿海区域自贸区试点有望率先落地。此外,沿边口岸城市自由贸易园区试点也有望加快。


  从上海自贸区看,目前已形成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包括,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已经建立;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平稳运行;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服务业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基本确立;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导向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基本形成。


  上述人士表示,上海自贸区成立以来,已有十几个省市和地区上报自贸区方案。目前,相关部门已对其中一些省市和地区自贸区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和调查,部分自贸区方案已基本成熟并上报。


  沿海地区试点或率先获批


  华经纵横预期,沿海地区自贸区试点率先获批的可能性很大。一方面“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加快将推动沿海地区自贸区试点的尽快启动;另一方面,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此次APEC会议的主要主题之一,也有利于推动沿海地区自贸区的建立。


  天津自贸区开放区域有望大于上海自贸区,除东疆保税港区,还包括天津滨海新区等区域。东疆保税港区承担航运和货物等特色贸易;天津港保税区则承担保税、物流、仓储等功能,充分考虑产业现状和互补性,基本实现天津的产业类型的全覆盖。此外,天津自贸区的定位主要是以贸易,特别是有形贸易、服务贸易及相关金融业的发展来带动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粤港澳自贸区定位较为明确,重点是面向香港和澳门,全面促进粤港澳台侨合作和对外交流合作,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开展人民币离岸业务在岸结算试点。


  除天津、广东,已有多个沿海省市申请成立自贸区建设试点。考虑到沿海地区自贸区开放布局及扩大对台开放等因素,在众多沿海省市中,福建有望领先于其他省市拿到第一批试点“入场券”。


  华经纵横认为:自贸区对试点地区和全国的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动能不足,缺少增长点,自贸区是政策高地,很多地区希望通过自贸区的政策优势以及引进外资带动该地区甚至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这是自贸区最大的利好。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讲,选择多个点设立自贸区是必然的,自贸区的选择要从国家战略上考虑,需要国家顶层设计,自贸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试验,然后复制经验推广至全国。从区域的角度来看,有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分别对应的是上海、广东、福建和天津。这些地方优势明显,对本区域的带动作用大。


  但自贸区会扩大,但是自贸区在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太多,如果自贸区太多,就不是带动作用了,而是形成政策利差,产生不公平竞争的状况。所以未来会有几个自贸区带动区域发展,将先进经验复制到全国,但绝大部分地区还是按照自己本身的情况来制定规划和发展。

 

 

声明:华经观察属原创内容,代表个人观点,授权于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使用;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意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编辑:wangyuan


相关分析

相关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