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3年赤几石油天然气产业发展状况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4-06-18  浏览:


  赤几的经济严重依赖于石油天然气产业,其财政收入亦严重依赖石油天然气出口换回的外汇。因此,了解赤几的经济发展状况,就必须比较全面地了解赤几的石油天然气产业。


  一、赤几的石油储量


  据美国能源部公布的数据,截止2013年1月,赤几已探明的、尚未开采的石油剩余储量为11亿桶,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中排名第8位。


  考虑到2013年赤几原油产量达9541.92万桶,截止2013年底,赤几尚未开采的剩余石油储量约为10.05亿桶。


  若按每年平均约9000万至1亿桶的开采速度,剩余的石油储量还够赤几继续开采10-11年左右。当然,在此期间不排除赤几又能发现新的储量较大的油田。


  二、石油产量和出口量


  赤几原油开采量在2007年到达顶峰,日均36.9万桶,随后开始缓慢下滑;2012年,因新油田ALEN启动开采,日均采油量又回升至30.45万桶,但2013年又再次下滑至日均26.14万桶。


  据法国经济部预测,鉴于赤几四大海上油田已经过了成熟期,赤几原油产量从2016年开始会出现比较明显的下滑,很难维持目前的日均26万桶的采油量。


  三、赤几采油业的四大家族


  赤几的石油资源被美国4家石油公司所掌控,外号“四大家族”(thebigfour)。


  在赤几石油领域排名第一的是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EXXON-MOBIL),世界第一大石油公司,由洛克菲勒于1882年创建,在全球20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拥有8.6万名员工。


  排名第二的是美国阿美拉达.赫斯公司(AmeradaHessCorp.):美国第四大石油公司,总部设在美国纽约,主要从事勘探,生产,购买及销售原油和天然气。201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第278位。


  排名第三是美国诺贝尔能源公司(NOBLEENERGY),1932年成立,总部设在休斯顿,主要业务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和加工。


  排名第四的是美国马拉松石油公司(MARATHONPETROLEUMCORPOARTE),马拉松石油公司创立于1887年,总部设在美国的休斯顿,业务范围涉及全球的原油、天然气勘探生产和运输。


  四、赤几原油主要出口市场


  赤几原油主要出口市场是美国,其次是欧洲和亚洲。美国是最大的买家,进口量约为每天平均9万桶,其次是西班牙、中国、法国和意大利。


  五、赤几天然气产业状况


  据美国能源部公布的报告,截止2013年1月,赤几已探明的、尚未开采的剩余天然气储量为1.3万亿立方英尺(约合367.9亿立方米),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中排名第10位。


  目前在赤几从事天然气开采的公司主要有两家:美国的马拉松石油公司和英国的OphirEnergy。


  美国马拉松石油公司的气田主要在ALBA,该公司投资14亿美元在首都马拉博所在的比奥科岛上的“欧洲角”(PuntoEuropa)建成了一个天然气液化厂,名叫“欧洲角天然气液化厂”(ELANG),该厂2007年投产运营,是目前赤几唯一的一条天然气液化生产线。该厂的气源来自于马拉松公司拥有的ALBA气田。


  美国马拉松公司已开始投资兴建第二条天然气液化生产线,计划2016年投产运行。但ALBA气田的天然气产量不足以供应两条生产线,因此马拉松公司与加蓬和尼日利亚签署了备忘录,计划今后从加蓬和尼日利亚进口天然气给第二条液化生产线供气。


  天然气出口与原油出口不同,天然气必须先液化,转变成液化天然气(LNG),然后才能出口。因此,赤几的天然气出口量取决于其液化能力。鉴于目前只有美国马拉松石油公司建有唯一的一条天然气液化生产线,因此,赤几的天然气出口完全被马拉松公司所左右。


  赤几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在2007年以前主要是流向美国,但随着美国爆发的页岩气革命,美国的天然气能源自给自足率大幅提高,不再进口赤几的天然气。2007年以后,赤几的液化天然气主要出口到亚洲市场,最大的买家是日本,占41%;其次是韩国(36%)、中国台湾省(16%);此外,印度、中国、法国和葡萄牙也少量进口赤几的液化天然气。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细分市场研究团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我们以最新的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依据, 常年为政府部门,全球500强企业提供下列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服务:
  1. 行业分析:研究行业发展关键因素、规模和发展趋势、发展环境
  2. 产业链分析: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看行业机会
  3. 产品分析:研究产品产销情况、销售模式、进出口状况、市场需求
  4. 企业分析:针对潜在企业的研究、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
  5. 市场分析: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
  6. 竞争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竞争分析
  7. 盈利能力分析:行业和潜在重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