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我国三年内建成全国碳交易市场 规模超石油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4-06-19  浏览: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气候司副司长孙翠华在6月9日召开的第五届地坛论坛上表示,国家碳排放交易制度建设已经全面启动,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已经列入中央改革领导小组任务之中,计划三年内建成碳排放交易市场。


  全国市场建设全面启动


  2013年6月以来,我国已经有7个省市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深圳、上海、北京、广东、天津和湖北已经相继启动交易,重庆也将在6月19日开展碳排放交易。


  孙翠华介绍,下一步碳排放交易将从试点直接进入全国碳排放市场的建设,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已经列入中央改革领导小组任务之中。包括确定碳交易的企业边界和范围,制定出台相关管理细则,研究制定合理的配额分配方案和市场调节机制,完善国家碳交易注册登记系统,建立核算、报告与核查体系,制定碳市场监管规则和风险防范措施。


  首先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重点企业碳排放制度。目前已经公布了十个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体系,今年计划再公布3-10个,从而满足企业核算温室气体报告制度建立的基本需求。碳排放市场是一个强制的市场,未来将会制定一个法律性的文件保障碳排放交易的实施。


  目前,发改委已经着手研究全国碳交易总量控制目标及分解落实方案,全国碳市场交易管理办法也正在制定过程中,正陆续出台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指南。


  孙翠华特别澄清,我国的碳排放形式并非西方媒体所说的总量控制下的碳排放,由于中国国情和所处发展阶段,中国的总量控制是一个有增量的总量控制。


  同时,发改委正在和证监会研究碳期货交易的可行性,及早考虑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已经有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


  规模将超过石油市场


  数据统计,过去4年间,全球碳交易市场规模达每年500亿欧元。到2020年,全球碳交易总额有望达到3.5万亿美元,并将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交易市场。


  有关机构预计,如果碳交易在中国全面展开,中国每年对碳减排的需求量将在6亿-7亿吨,碳市场规模将超过澳大利亚、韩国,并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大碳交易市场。


  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董事长兼总裁、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副秘书长熊焰称,碳金融将成全球最大的市场,未来5-10年中国环境改革与金融改革相结合将会产生很大的产业和投资机会。中国环境产品服务的价格将大幅度提升,会催生一系列新的产业机会。


  孙翠华介绍,截至6月5日,深圳累计交易39万吨二氧化碳,平均交易价格每吨约70元。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细分市场研究团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我们以最新的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依据, 常年为政府部门,全球500强企业提供下列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服务:
  1. 行业分析:研究行业发展关键因素、规模和发展趋势、发展环境
  2. 产业链分析: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看行业机会
  3. 产品分析:研究产品产销情况、销售模式、进出口状况、市场需求
  4. 企业分析:针对潜在企业的研究、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
  5. 市场分析: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
  6. 竞争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竞争分析
  7. 盈利能力分析:行业和潜在重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