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当前行业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1.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
2013年以来,部分行业产能扩张仍在继续,装置开工率持续走低,市场竞争激烈,价格长期低位徘徊。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尿素产量装置平均利用率维持在80%左右。即便如此,由于产能释放过大,供需失衡,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价格持续走低。监测显示,尿素市场年均价只有1920元/吨,为三年来最低,同比跌幅达到13.4%;受此影响,氮肥行业效益大幅下滑,利润同比降幅达到51.4%。无机盐、无机碱行业市场竞争更为残酷,价格连连下挫。全年烧碱装置平均利用率约为75%,纯碱装置平均利用率约为80%;烧碱(片碱)市场年均价为2650元/吨,同比下跌18.4%,液碱(32%离子膜)均价为706元/吨,同比跌幅为23.3%;纯碱(重灰)市场年均价为1440元/吨,同比下跌7.1%,轻灰年均价为1340元/吨,跌幅8.7%。2013年,无机盐行业利润由上年大幅增长15%转为下降2.3%。数据还显示,2013年聚氯乙烯装置利用率不足65%,甲醇更低,不足60%,聚氯乙烯和甲醇价格长期低位徘徊,行业处于亏损边沿。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已成为影响全行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平稳运行的突出风险。
2.成本管理差距较大
这一问题在化工行业表现尤为突出。尽管化工行业自身进步明显,但与其他行业相比,成本管理差距较大。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化工行业100元主营收入成本为87.0元,同比增加0.41元,高出全国规模工业100元主营收入成本1.73元,差距很大。盈利能力也明显低于全国规模工业平均水平。2013年,化工行业主营收入利润率为5.32%,全国规模工业为6.11%,低0.79个百分点。
3.创新能力还不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近年来,行业的创新能力虽然稳步提高,但与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难以应对快速发展变化的市场,一些畅销产品很快变得过时、过剩,又不得不大量进口。海关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净进口有机化学品达2733.7万吨,同比增长11.0%;净进口合成树脂2703.8万吨,同比小幅下降2%,但却是当年国内合成树脂总产量的46.3%。两者之和超过5400万吨,如此巨大市场,我们却长期徘徊在外围。从进口来源地看,主要来自中东地区的伊朗、沙特,以及周边的韩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我国的产品无论是在质量还是在品种、档次上,与上述国家和地区都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在有机化学原料领域,质量和技术差距近年来有扩大的趋势。关键在于我们企业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较差,这种现况应引起行业内的高度重视与反思。
4.安全环保形势严峻
2013年,有关行业安全生产和环境责任事故频发,据不完全统计,仅下半年来较大事故就多达15起,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也给行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工信部近期发布了对《石化和化学工业节能减排指导意见》公开征求意见。《意见》提出,到2017年底,石化和化学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比2012年下降18%,重点产品单位综合能耗持续下降,全行业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减少8%、8%、10%和1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废水实现全部处理并稳定达标排放,水的重复利用率提高到93%以上,新增石化和化工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为达成上述目标,《意见》提出2015年底前要淘汰200万吨/年及以下常减压装置、380万吨/年电石落后生产能力;控制氮肥、磷肥、“三酸两碱”、电石等高耗能、大宗基础化学品的总量,淘汰或改造其中部分能耗高、污染重的产能和装置,提高新建项目的能效和环保门槛。在短期内,安全环保将会大幅提高行业的运营成本,并对经济增长产生重大影响,但从长远看,对行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意义重大。
四、2014年主要市场和经济增长指标预测
展望2014年,尽管上述一些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还没有完全突破,经济运行还存在下行风险,但是促进行业经济平稳运行的有利条件仍大于不利因素。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描绘了我国社会经济两个“百年目标”的宏伟发展蓝图。随着我国全面改革的不断深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以及环保产业的崛起和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都将为石油和化工行业提供新的需求,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内需将是石油和化学工业保持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不竭动力。
根据当前宏观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行业经济运行趋势,预计2014年石油和化工主要产品市场需求将保持适度增长,行业价格总水平较2013年持平或有所反弹,行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
1.国际原油市场
2013年,世界原油价格总水平仍维持在100美元/桶以上,连续第三年保持高位。其中,WTI原油均价(普氏现货,下同)为97.8美元/桶,同比涨幅为3.7%;布伦特原油均价为108.3美元/桶,同比跌幅为3.0%;大庆原油均价为104.2美元/桶,同比涨幅为8.3%。三地原油平均价格为103.5美元/桶,同比下跌2.9%,是2009年以来的第二次下跌。
全球原油消费保持低速增长。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显示,2012年世界原油消费量为41.31亿吨,同比增幅为1.2%。根据全球经济增长和原油消费情况,2013年世界原油消费量估计约在41.71亿吨,同比增幅为1.0%;2014年世界原油消费增幅约为1.2%,略有加快。全球石油消费增长将进入一个相对较缓、相对平稳的时期。
2014年国际油价将保持大体稳定。目前国际石油供需基本平衡,供给相对宽松,热点地区局势总体趋向缓和,美国能源自给率快速上升,这些为未来国际油价保持基本稳定奠定了基础。根据当前市场情况及油价运行走势,预计2014国际原油现货价格总水平与上年大致持平。其中,WTI原油均价为95~100美元/桶;布伦特原油均价为105~110美元/桶;大庆原油均价为100~105美元/桶.
2.国内油品市场
截至2013年末,我国一次性原油加工能力逾7亿吨/年,已显现出过剩的迹象。2006-2012年,我国原油表观消费量年均增幅为6.8%。随着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能源效率的提高,国内油品的市场需求增速减缓将成为长期趋势。根据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变化情况,估计2013年国内原油表观消费量为4.89亿吨,同比增长约3%;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约为164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5%;成品油表观消费量约为2.87亿吨,同比增长3.5%,其中柴油表观消费量约为1.70亿吨,与上年大致持平。2014年,原油表观消费量约为5.1亿吨,同比增长4%;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约为1880亿立方米,同比增幅为15%;成品油表观消费量约为3.02亿吨,同比增幅为4.5%。
2014年国内成品油价格主要随国际原油价格波动。根据对2014年国际油价的基本判断,以及近10年来成品油价格运行特征,预计2014年国内成品油价格总水平与2013年持平。其中,0号柴油年均价约为8510元/吨,同比持平;93号汽油均价约为9950元/吨,同比涨幅为0.2%.
3.农用化学品市场
2013年,受天候、科学施肥技术推广等综合因素影响,化肥市场消费增速较上年显著回落,估计全年化肥表观消费量为7370万吨(折纯,下同),同比增幅为4%,其中尿素表观消费量约为2850万吨,同比增长5%。2014年,国家对“三农”的政策扶持力度将继续加强,农业对化肥的需求将保持平稳增长,预计化肥表观消费量约为7700万吨,同比增幅约为4.5%,基本接近常年平均增长水平。
2014年在消费增长相对平稳的情况下,化肥的市场价格主要取决于成本(煤炭、天然气价格)、产能释放程度、出口增长情况三大因素。当前,化肥市场供需总体上严重失衡,市场跟踪显示,化肥生产企业平均开工率越高(超过85%),市场竞争就越激烈,价格也越低。化肥行业产能的释放程度将是决定市场价格走势的最主要因素。如果行业产能利用率控制在80%以内,将对产品价格形成支撑,在此条件下,预计尿素年均市场价格将重返2000元/吨上方,同比涨幅约为4%;磷酸二铵年均价约为3100元/吨,同比涨幅约为3.5%;国产氯化钾均价约为2700元/吨,同比涨幅约为8%。化肥行业的整体效益将会好于上年。
4.基础化学原料市场
2013年,基础化学原料市场需求增长总体上较上年略有加快。无机原料表观消费量增幅约为6%,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有机原料表观消费量增幅约为7%,比上年增长1个百分点。其中,乙烯表观消费量约为1785万吨,同比增长9.5%;甲醇表观消费量约为3300万吨,同比增长5%。2014年,基础化学原料市场需求总体上将会延续平稳增长态势。预计无机化学原料表观消费量增幅约为6%,与上年基本持平;有机化学原料增幅约为8.5%,较上年有所加快。其中乙烯表观消费量约为1945万吨,同比增长9%;甲醇表观消费量约为3550万吨,同比增长7.5%。
根据目前市场走势判断,2014年我国无机化学原料市场受成本支撑会有所反弹,由于上年深度下跌,所以显得反弹力度稍大,但在产能过剩重压之下,市场竞争激烈,整体上仍将是相对低迷的局面。有机原料市场总体将继续稳中趋升的格局,价格主要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而波动。预计丙烯市场均价约为10400元/吨,同比微涨0.6%;纯苯(石油级)年均价约为9500元/吨,与上年大致持平;甲醇(一级,净水)年均价约为2900元/吨,同比涨幅为4%。基础原料市场总体上可能好于2013年。
5.合成材料市场
2013年,我国合成材料表观消费总量约为1.41亿吨,同比增长3%,同比回落2个百分点,需求增长减缓。其中合成树脂表观消费量约为8500万吨,同比增长6.5%;合成纤维单(聚合)表观消费量约为5100万吨,同比降幅为2%。预计2014年我国合成材料表观消费总量约为1.47亿吨,同比增长4.5%,虽较上年有所加快,但仍是历史的较低增幅之一。
2014年我国合成材料市场进口依存度较高,市场潜力较大。目前合成树脂进口依存度超过30%,合成纤维单体达到35%左右,合成橡胶超过24%。我国通用合成材料市场面临周边和中东地区的严峻挑战,竞争异常激烈。展开差异化竞争,巩固通用料市场,重点争夺中高端市场,是我国合成材料产业未来发展的必然战略取向。根据目前市场走势和未来原油价格的判断,预计2014年合成材料市场价格总体或稳中趋升。其中,聚氯乙烯(LS-100)年均价约为7200元/吨,同比涨幅约为3%;高密度聚乙烯(5000s)均价约为11600元/吨,同比涨幅约为0.5%;聚丙烯(F401)均价约为11400元/吨,同比涨幅约为2.5%.
6.2014年主要经济增长指标预测
2014年,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将保持相对平稳的态势。初步预测,2014年石油和化工行业主营收入约为14.56万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化学工业主营收入约为8.91万亿元,同比增长10.5%。预计全行业利润总额约为9400亿元,同比增幅约为8.5%,其中化工行业利润总额约为4800亿元,同比增幅约为11.5%。
预计2014年原油表观消费量约为5.1亿吨,同比增长4%;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约为1880亿立方米,同比增幅为15%;成品油表观消费量约为3.02亿吨,同比增幅为4.5%。预计主要化工产品表观消费总量增幅约为5%。其中,化肥表观消费量约为7700万吨,同比增长4.5%;乙烯表观消费量约为1945万吨,同比增长9%;甲醇表观消费量约为3550万吨,同比增长7.5%;烧碱表观消费量约为2850万吨,同比增长6%;合成材料表观消费总量约为1.47亿吨,同比增长4.5%,其中合成树脂表观消费量约为9100万吨,同比增长7.5%。
五、2014年行业重点工作
2014年尽管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面临一定的下行风险,但只要积极主动转变发展方式,主动调整产业结构,主动深化改革开放,就一定能赢得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的主动。
1.做好农用化学品市场的保障服务工作
2013年,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实现了“十连增”,农用化学品的保障功不可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视为2014年工作第一要务。维护我国农业稳定、持续发展,做好农用化学品的保障工作,是石油和化工行业的职责所在。一要坚决保证国内市场化肥、农药、农膜等重点农资产品的充裕供应,促进供需平衡,稳定市场价格。二要加快推进化肥农药产品的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引导、鼓励企业发展增值肥料、缓控释肥、生物有机肥料、高效低毒农药以及测土配方技术等。三要继续加大打假力度,净化市场,保护好农民利益。
2.努力化解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产能过剩是影响当前行业经济平稳运行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目前,炼油、氮肥、磷铵、氯碱、纯碱、电石、甲醇、氟硅8个行业在整个石化行业中产能过剩问题比较突出,是未来我们化解产能过剩工作的重点。一要积极配合政府加强产业政策和标准的制定或修订,提高准入门槛,完善产业政策。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通过市场机制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二要进一步加强对过剩行业产能情况的检测预警,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对策建议。三要利用产能过剩契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产能过剩也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方向和动力,通过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创新能力的突破、产品的脱胎换骨和竞争力的全面升华。
3.抓紧抓好安全环保工作
2014年应把安全环保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实抓好抓出新成效。一是要严格安全环保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减少重大安全生产和环保事故,努力提高全行业安全生产和环保管理水平。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对责任关怀宣传的力度,进一步提高企业对责任关怀与SHE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识,集中力量开展责任关怀与绿色石油化工的宣传活动,引导企业深入实施责任关怀,把安全环保工作从围墙内扩展到围墙外。三是继续推进和完善行业能效“领跑者”制度,增加发布一批产品企业行业的能效“领跑者”,推进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培养一批企业责任关怀典型,创建一批“化工清洁生产绿色园区”。
4.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随着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加快,石油和化工行业中的传统产业和产品需求出现放缓趋势,特别是一些大宗类石油和化工产品,收入增速降低,效益明显下滑,很大程度影响到行业整体增速。培育新的增长点,成为行业实现经济持续平稳健康运行的关键。
首先,要紧跟需求结构变化,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端化、差异化和专用性化学品的终端消费市场增长势头强劲,环保、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计算机、电子等领域急需的特种和高端化学品供给严重不足。我们应要紧紧盯住市场发展的前沿,主动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一是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二是加快发展高端专用化学品;三是配套发展新能源产业;四是积极发展生物技术替代传统工艺。
其次,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能够为行业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等提供技术支撑的服务业,例如科研创新、工艺优化、设备升级、能源合同管理服务等。一方面要通过鼓励企业加强投入,自主创新;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市场力量,推进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搭建战略合作联盟等平台,强化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加强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大力培育和发展中介性的生产服务组织和机构,注重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更好地支撑行业由大变强。
5.创新经济运行监测工作
经济运行监测是做好行业管理和行业服务工作的基础。目前石化联合会已经初步建立重点企业、专业协会、地方行办(协会)三位一体的统计信息交流机制,在全面加强行业企业统计基础上,搭建起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发现行业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发布预警,提出政策建议,初步形成了行业运行快速反应机制。2014年,一是要拓宽监测领域,加强行业运行的质量分析。从2014年起石化联合会准备定期发布行业效益分析报告,引导企业行业更加注重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二是从2014年二季度开始发布行业运行景气指数。通过提高预测预警能力,引导行业企业投资行为。
微信服务号: | ![]() |
微信订阅号: | ![]() |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细分市场研究团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我们以最新的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依据,
常年为政府部门,全球500强企业提供下列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服务:
1. 行业分析:研究行业发展关键因素、规模和发展趋势、发展环境
2. 产业链分析: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看行业机会
3. 产品分析:研究产品产销情况、销售模式、进出口状况、市场需求
4. 企业分析:针对潜在企业的研究、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
5. 市场分析: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
6. 竞争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竞争分析
7. 盈利能力分析:行业和潜在重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