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副部长苏波在“3D打印与生物医疗器械产业化推进会”上表示,工信部正在牵头制订《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4-2016年)》,进一步推进3D打印的产业化发展。工信部将与卫计委、国家食药总局协作配合,重点开展专用材料、装备、人才培养等方面工作。
苏波强调,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增材制造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基本同步,部分技术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成功研制出一批增材制造工艺装备,并在航空航天、汽车、生物医疗、模具制造、文化创意等领域得到初步应用。
业内认为,随着行业推进计划实施,我国3D打印行业将迎来快速增长。医疗领域在多部委支持下,有望成为产业化发展高地,率先布局公司受益明显。A股公司中,光韵达5月与上海晟烨签订合作协议,依托上海交大数字医学临床转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共同发展3D打印医疗领域应用;银邦股份8月与天津杰冠医疗签订合作协议,联合开发3D打印义齿项目;银禧科技的3D打印耗材产品已小批量试产,其中功能化聚醚酮材料应用于人工假体、植入体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