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海南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转发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督查反馈报告的通知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5-01-13  浏览:


  各市、县、自治县农业(农林、农科)局(农委)、畜牧兽医局,厅机关相关处室,厅属有关单位:


  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4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督导检查的通知》(农办质〔2014〕36号)精神,农业部督查组11月来琼现场检查海口、琼海、三亚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情况,充分肯定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成效,并提出对策建议。现将农业部《2014年海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督查报告》转发给你们,请各有关单位认真学习,对照存在问题,采取治标措施切实整改。

 


  海南省农业厅办公室


  2014年12月31日

 


  2014年海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督查报告


  农业部赴海南省督查组

 


  按照部2014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督查工作安排, 11月19日至21日种植业司陈友权副巡视员带队一行四人,对海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督查期间,现场检查了海南省海口、琼海、三亚3市4县(区)9家畜牧水产养殖场(加工企业)、蔬菜种植基地、农药兽药经营店、农产品质检中心等,召开了3次座谈会,查阅了相关档案材料,向当地农业部门及时反馈了意见。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整治工作进展及取得的成效


  总体上看,海南省各级农业部门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按照农业部统一部署,扎实推进各专项整治行动,不断探索监管新模式、新机制,监管工作开展有力有序,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专项整治工作扎实推进。积极贯彻落实《农业部2014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方案》要求,全面开展了农药、“瘦肉精”等7个专项治理行动,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扎实开展。下发了《关于印发2014年海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海南省今年出动农业执法人员2万多人次,检查农资市场150多个次,农资生产经营企业2500多家次,瓜菜生产基地和养殖场、屠宰场共1000多个次,抽检各类样品达10万批次。屠宰执法刑拘9人,没收病害猪肉6.08吨。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管控有效。通过专项整治,非法生产经营禁用高毒农药、扩大农药产品使用范围和非法使用“瘦肉精”、孔雀石绿等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隐患得到及时排查,有效避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瓜菜病虫害测报、绿色防控,示范推广高效低毒农药农药,指导瓜菜病虫害无害化生产。三亚蔬菜基地实行村级监管员制度,实施网格化监管,防止农民违规使用农药。进岛农药指定3家农资企业统一供应,精简农药批发、零售经营企业,农药经营单位从2123家减少到1345家,批发企业由230多家减少到现在的3家。实行农药经营备案制度和可追溯制度,进岛农药省农业厅统一备案审查,农药产品赋码贴标,建立农药产品数据库和监管平台,实现农药产品批发、零售环节可溯源监管。对冬季出岛蔬菜采取100%检测,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对畜产品100%进行“瘦肉精”等违禁药物宰前检测,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殖场(户)监测全覆盖。强化了水产养殖产地、健康养殖示范场、水产苗种场、无公害产地和龙头企业的监督抽查。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不断完善。海南省15个市县成立了农产品质检机构,18个市县成立了农业综合执法队伍,17个市县农业局内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室。落实质检体系建设资金3.2亿元,建设县级质检机构18个,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流动服务站225个。目前已基本建成覆盖省、市、县、村四级,流动服务站、区域检测站、田头服务站和村级检测点相配套,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检测网络。三亚市崖城区探索建立日常巡查的村级监管员队伍,解决了田间地头监管“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主要经验做法


  海南省各级农业部门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积极创新,在政府加强监管的同时,强化落实生产者经营者责任,坚持职能部门全力抓与政府统筹抓并重,坚持属地管理,形成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的良好机制。


  (一)属地管理责任落实到位。海南省通过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纳入市县责任考核主要内容,与市县签订责任状,将政府投入、工作机制、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全部纳入检查考核内容。尤其针对冬季瓜菜监管问题,出台了冬季瓜菜责任追究办法,推进市县依法落实属地监管责任,突出企业为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监管机制,确保机构、人员、经费、任务“四落实”。


  (二)通过产地准出倒逼质量管控。海南省全岛禁止高毒农药生产经营使用,对种植业产品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实行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农药使用补贴,建立了绿色防控示范区和植物流动医院基层服务站,强化了种植业产品生产过程监管。开展了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等病原学检测,推进畜禽集中强制免疫工作,应免畜禽免疫率均达100%,常年群体免疫密度达90%以上,各病种免疫抗体监测合格率全部达到80%以上。对出岛的瓜菜车辆进行全面检查,对出岛畜禽要求持“一证一标两单”(即:检疫合格证、动物耳标、瘦肉精检测单、口蹄疫感染抗体检测单)。三亚市从今年1月起,实行出岛瓜菜24小时全天候检测,春节放假期间也不间断,确保出岛瓜菜100%检测。


  (三)健全监管长效机制。海南省政府投入2亿多元,建立了完善的市、县级检测体系,设有15个实验室,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全方位、全覆盖地开展检测,市县全部配套,同时建立乡镇、田头服务站、流动服务车和码头监管站,建立了全国最严厉的农药监管法律法规,全岛禁止高毒农药生产经营使用。省农业厅联合中国移动开发了“农资监管平台”,全面推行兽药经营GSP 改造整治,完善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和农资使用管理制度,强化质量控制,建立了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黑名单”制度,落实进销货台帐和购销凭证制度,实现了“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责任可界定”。三亚市实行农户田间实名检测机制,依托218名田头监管员,从农户种植地里开始采用实名定量检测,12小时出结果。对检测出阳性的地块予以通报并开展追溯,对确认含有禁用药成分的,由市农业局执法支队追溯农药来源并由区、镇、村干部和监管员铲除相关地块的瓜菜。


  三、存在问题


  通过对海南省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的督查,我们认为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还存在监管基础不够牢固、法律法规滞后、执法能力弱、投入品监管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


  四、主要建议


  结合调查体会,对进一步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加强基层监管能力建设。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树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样板,通过开展多层次培训,提高基层监管人员的监管能力和水平。各级政府也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强化属地责任,在机构、人员、经费、设备等方面加大投资,提升基层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和水平。


  二是完善法律法规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修订进程,进一步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主体,将监管对象覆盖到所有农业生产者,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在全社会形成重罚严打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的良好氛围。积极推动《农药管理条例》修订出台,实行农药经营许可制度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制度,对农药产品小包装实行二维码、条形码等标识管理。进一步加强基层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建设,统一执法服装,提升执法装备水平,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作为基层农业综合执法的重要内容,纳入日常监管执法工作。


  三是继续强化对农业投入品的治理整顿。加大对农药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规范农药生产行为,对在农药生产过程中故意添加隐形成分等违法行为严加惩处。加大低毒生物农药使用补贴力度,提升种植业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水溶性肥料监管,对标称防虫、防病等效用的肥料予以打击和查处。认真落实《兽药管理条例》和新修订《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加大对饲料和兽药生产企业的抽检力度。

 


  组长:陈友权


  组员:黄 辉、杨 扬、李竞前


  2014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