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中科院斥资3000万研究移动通信5G芯片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7-04-10  浏览:


  面对5G无线通信技术的巨大风口,科技国家队终于出手了。近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今年该院将斥资3000万元,用18个月的时间,部署面向新一代移动通信的5G芯片产业化项目,以建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5G芯片和网络关键技术创新链。


  近日,中科院对外发布2017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部署情况,包括农业科技、生物技术、资源环境和高技术等4个方向11个重大项目,5G芯片产业化项目就是其中一项。


  
  作为继3G、4G之后的最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5G的重要意义似乎不必过多说明:互联网+正在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对信息交换和传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以高速、大容量、超级连接为特质的5G无线通信技术,正好回应这一需求,或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那么,作为科技国家队的中科院,为何更专注于5G的芯片技术研究?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局长严庆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作为整个5G网络的核心技术,5G芯片必须是自己的,否则5G时代来了,仍有可能受制于人。所谓“3G突破、4G同步、5G引领”的总体目标,也就更谈不上了。


  去年11月,移动通信标准组织3GPP确定我国华为公司的Polar码(极化码)为5G控制信道的编码方案,经媒体报道后引起轩然大波,种种说法纷至沓来。有人将其解读为“5G标准中国定”、“华为碾压高通拿下5G时代”,后被认为有夸张嫌疑。


  事实上,5G标准目前尚未定下来,3GPP提出2018年完成5G标准制定。严庆告诉媒体,即便是5G标准定下来,要最终实现5G网络,还需要系统创新和开发、核心芯片的自主研发等多个环节,而后者对于5G网络的落地似乎更为重要。


  严庆说,目前来看,ADC、DAC、基带芯片等5G核心芯片的应用需求迫切,市场前景明朗,但核心芯片面临禁运风险。相应地,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技术,可以与系统厂商合作,推动国内5G核心芯片研制的进展,为5G产业化奠定基础。


  根据中科院当天的披露,该院5G芯片项目的目标是“完成5~6款射频前端和基带芯片和网络核心技术产品化开发与应用验证”,与广东省共建“下一代通信芯片产业创新平台”即“5G研究院”,与中兴、烽火、大唐等企业形成产业联盟,推进产品规模应用。该项目由该院微电子所刘新宇研究员牵头,联合该院计算所、信工所、半导体所、上海微系统所开展,目前已有百余名研究人员参与。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相关研究成果《移动通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细分市场研究团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我们以最新的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依据, 常年为政府部门,全球500强企业提供下列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服务:
  1. 行业分析:研究行业发展关键因素、规模和发展趋势、发展环境
  2. 产业链分析: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看行业机会
  3. 产品分析:研究产品产销情况、销售模式、进出口状况、市场需求
  4. 企业分析:针对潜在企业的研究、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
  5. 市场分析: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
  6. 竞争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竞争分析
  7. 盈利能力分析:行业和潜在重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