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炼化化肥投资600亿美元“一带一路”项目在建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7-05-16  浏览:


  国际产能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途径和重大举措。2013~2016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600亿美元;炼化和化肥行业境外在建项目签约金额已达600亿美元。这是从5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产能合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吉吉介绍,国际产能合作旨在发挥中方在装备、技术、资金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和其他方面的比较优势,对接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供给能力和发展需求,共同发展实体经济,实现共同发展。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说,工信部组织了国内石化等行业骨干企业到沙特、阿联酋、马来西亚、印度等交流对接,指导相关行业企业到国外去建厂。目前,在原材料领域,我国炼化和化肥行业境外在建项目签约金额已达600亿美元,建材企业在境外投资项目达到33个,多家光伏企业在欧洲、东南亚等地投资光伏站建设或开展EPC总包服务。2016年,中国制造业对外投资总额达到310.6亿美元,制造业并购项目197起,“一带一路”沿线是重点区域。


  宁吉吉吉特别指出,哈萨克斯坦是习近平主席首次发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国家,也是李克强总理出访推动的首个对外开展机制化产能合作的国家,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开辟了国际产能合作的先河。截至目前,中哈已经形成了总金额达270亿美元的重点合作项目清单,同时成立了20亿美元的中哈产能合作基金,设立了一期150亿美元的中哈产能合作专项贷款;已有34个项目竣工投产,其中包括里海100万吨/年沥青厂等。同时还有43个项目正在实施,包括阿特劳炼油厂石油深加工等项目,这些项目填补了哈萨克斯坦高端油品等行业的空白,推动了哈国工业化进程。


  宁吉吉吉说,未来5年,中国对外投资额预计每年会达到6000亿~8000亿美元,其中会有相当多的部分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石化、钢铁、有色、建材等领域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3年来,在国际产能合作方面取得了多方面成果:


  一是合作机制广泛建立。中方已同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等30多个沿线及其他国家签署了产能合作有关文件,把产能合作纳入机制化轨道。


  二是重大项目批量落地。3年间,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600亿美元。截至2016年底,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合作建立初具规模的合作区56家,入区企业超过1000家,总产值超过500亿美元。


  三是支撑体系不断完善。截至2016年底,中国9家中资银行在沿线26个国家设立62家一级分支机构;中方与沿线22个国家签署了总额超过9000亿元人民币的本币互换协议,推动产能合作与人民币国际化相互促进。


  四是投资环境逐步改善。截至2016年底,中方与53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双边投资协定,与54个沿线国家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相关研究成果《化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细分市场研究团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我们以最新的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依据, 常年为政府部门,全球500强企业提供下列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服务:
  1. 行业分析:研究行业发展关键因素、规模和发展趋势、发展环境
  2. 产业链分析: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看行业机会
  3. 产品分析:研究产品产销情况、销售模式、进出口状况、市场需求
  4. 企业分析:针对潜在企业的研究、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
  5. 市场分析: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
  6. 竞争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竞争分析
  7. 盈利能力分析:行业和潜在重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