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广西自治区商务厅关于印发2017年全区商务工作要点的通知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7-03-08  浏览:


  厅机关各处室,各市商务局(委):


  为切实推动2017年广西商务工作再上新台阶,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经2017年2月16日厅长办公会研究同意,现将《2017年全区商务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


  2017年2月28日


  2017年全区商务工作要点


  2017年商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围绕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全区开放发展大会部署,认真落实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商务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推进面向东盟的开放合作,着力提升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突出“一带一路”项目建设,突出外贸优化升级,突出内贸创新发展,推动广西商务工作再上新台阶,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营造“三大生态”、实现“两个建成”、谱写建党百年广西发展新篇章做出应有贡献。


  2017年全区商务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


  ——外贸进出口增长8%,其中出口增长6%。


  ——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增长12.0%。


  ——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长15.0%。


  ——住宿业营业额增长13.5%。


  ——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5.5%。


  ——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2%。


  ——对外投资增长5%,力争8%。


  ——对外承包工程增长5%。


  2017年全区商务系统要突出抓好十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巩固回稳向好态势,不断培育外贸新动能。一是大力实施第二轮“加工贸易倍增计划”。坚持“抓龙头、带配套、谋增值”的发展思路,发挥加工贸易资金的杠杆作用和引导作用,重点引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知名品牌商和代工商,以及研发、结算和地区总部,提高本地配套,拉长产业链。明确四个国家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四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和重点开放园区发展加工贸易的任务及考核指标。切实降低加工贸易企业用工、物流等生产成本,打造一批“来了就不走”的加工贸易基地。二是推动边境贸易创新发展。稳定2017年边贸支持政策,加强边贸企业能力建设。建设内外贸结合的边境市场,发展边境加工园区。稳定边境小额贸易和边民互市贸易,促进边贸改革升级。深入实施“边贸扶贫”工程。三是积极打造国际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借鉴自由贸易区经验,创新进口贸易模式,扩大从东盟国家的进口。拓展跨境电商进口业务,推动汽车平行进口,适度扩大消费品进口。四是实施外贸“3511”工程,扶持一批外贸龙头企业。促进商品技术标准服务出口。五是积极培育外贸发展新业态。提升一达通等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的服务能力,加快“关、检、汇、税、商、物、融”一体化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凭祥等地参照市场采购贸易试点,促进贸易与会展、跨境物流和境外仓等创新发展。六是大力开拓国际市场。落实自主品牌出口增长计划,加强出口基地建设。借助境内外展会,抢抓订单开拓市场。支持重点企业建设海外营销网络。


  (二)深入实施“引资强贸”工程,实现利用外资新突破。一是加强对经开区工作指导。推动出台《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打造培育一批自治区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是加强对国家级经开区、加工贸易重点园区等外向型经济集聚区利用外资考核。三是实施招商引资三年行动计划,坚持招大引强。继续办好“跨国公司和世界500强八桂行”等重大招商引资活动,继续围绕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赴东部沿海省市和境外国家、地区推进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抓好签约项目落地,推动新签项目开工和续建项目投产。四是提高外商投资服务水平。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落实推广复制上海等自贸试验区先进经验。推动对外资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健全跨国公司交流沟通机制,强化落地项目跟踪服务。


  (三)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拓展“走出去”新空间。积极承担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任务,落实“一带一路”11个项目的建设,不断深化区域及双边经济合作。一是积极推进广西与东盟国家的港口合作。加快建设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推动马来西亚关丹港、文莱摩拉港项目建成使用。二是扎实推进境外园区建设。加快马中关丹产业园、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中柬农业促进中心、中老农业优良品种试验站等境外合作项目建设。推动建立自治区级境外园区考评办法和政策支持体系。三是健全对外投资促进和风险防控体系。发挥海外风险保障平台功能,积极探索政策性保险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保障模式,不断提高海外利益的保障能力。四是加大对重点企业支持力度。继续支持广西农垦、广西柳工、广西北港、广西汽车集团等重点企业转型升级,抱团“走出去”。五是积极筹建驻外商务代表处。健全境外投资服务体系,在东盟等重点国家筹建一批自治区驻外商务代表处,提升对外经贸合作服务水平。六是积极扩大对外承包工程市场。巩固安哥拉、东盟等传统市场,支持企业重点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市场。


  (四)狠抓平台机制和项目建设,构建区域合作新格局。一是推动区域合作机制建设。务实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实施泛北部湾合作路线图。积极参与澜沧江-湄公河合作,落实《广西实施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合作规划行动计划(2016-2017)》。加快落实首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发展论坛签约项目。二是深化桂港澳经贸合作。全力实施中央赋予广西对港澳19条先行先试条款,打造CEPA服务业合作示范基地建设,全面开通“CEPA项目绿色通道”。三是加快建设中马两国双园、东兴、凭祥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重点园区建设。推动中马“两国双园”已签约项目尽快落地。推动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共同总体方案》尽快获批。加快推进文莱-广西经济走廊重点项目建设。务实推进中泰崇左、中泰玉林产业园加快建设。四是大力推进防城港市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加快推动跨境劳务合作、跨境旅游合作、互市贸易转型升级等改革措施落地。


  (五)狠抓降本增效和补齐短板,推动内贸流通创新发展。一是大力推进大市场建设。打造品牌消费集聚区。积极推进南宁华南城、梧州宝石城、玉林中草药市场、凭祥红木城等大市场体系的建设,打造品牌消费环境。要制定创建国家级品牌消费工作方案,引导支持大市场的建设。二是实施城乡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攻坚行动。优化商贸设施布局,推进流通骨干网络建设。继续抓好“服务业百项重点工程”,加快商贸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带动专业市场、商贸服务业集聚发展。支持城市共同配送试点、智慧农贸市场、快件分拨中心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各地市开展乡镇农贸市场改造,推进城乡流通网络一体化。三是大力加强冷链物流建设。编制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出台支持政策,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示范项目,建设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加快补齐我区冷链物流短板。发展以亚热带果蔬基地、水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依托的冷链物流体系。四是加强流通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打造智慧流通。大力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推进商务领域大数据建设。引进和培育一批大型综合物流企业。鼓励流通企业扩大连锁经营规模,引导有条件的流通企业向供应链综合服务转型。五是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引导企业推行“线上推广交易+线下体验服务”的新模式。大力实施零售业提质增效行动,促进实体零售,推进交易市场转型升级。


  (六)狠抓开拓市场和优化供给,挖掘消费增长新潜力。一是开展消费品培育升级专项行动和消费促进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实体零售企业创新转型、农村消费升级、消费环境改善等20项专题行动,继续实施餐饮、住宿、家政等8大居民生活服务转型行动计划。打造“广西老字号”品牌,积极推进品牌消费。推进幸福产业服务消费提质扩容,积极推动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新消费升级,增加中高端供给。二是持续开展“百店大促销”、“信用消费季”等活动,支持各市打造“一市一品”促销活动。稳定大宗消费,积极推进品牌消费。三是实施“广西特色商品行销全国”工程。以“品牌打造”为中心,开展品牌创新培训,组织开展广西特产“一市一品”推广活动,举办“广西有礼”特色商品创新大赛,评选10大广西特产畅销品牌和30个“广西特产行销全国”核心品牌。四是大力培育商贸流通企业。力争2017年推动300家以上中小商贸企业“小上限”,稳定新上限企业奖励5万元的政策不动摇。五是优化消费市场环境。加强消费市场监管,持续开展打击侵权假冒系列行动,建立完善失信惩戒制度。六是创新市场运行监测指标体系。建设全国商务系统首个生活性服务业监测系统,力争成为全国示范点。


  (七)狠抓扩大开放和优化环境,推进口岸通关便利化再上新台阶。一是加快重点口岸开放。加快推动硕龙、峒中、东兴、友谊关、防城港口岸升格和扩大开放,推动弄平、岩应设立边民互市区,推动北海港口岸、梧州口岸赤水港扩大开放,爱店口岸完成验收。争取凭祥铁路口岸获批进境水果指定口岸、钦州港口岸获批毛燕指定口岸。二是加快口岸基础设施和保税物流体系建设。集中建设东兴、友谊关、硕龙、水口、龙邦等重点边境口岸,加快形成沿边口岸经济带。推动北海出口加工区转型为北海综合保税区。推动设立梧州综合保税区,推动在条件成熟的地区设立保税物流中心(B型)。三是加快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做好三期内河、空港口岸“单一窗口”建设准备工作。加强钦州保税港区与马来西亚关丹港通关便利化合作,积极推进中马“两国一检”通关新模式。与越南谅山省合作共同推进友谊关-友谊口岸“两国一检”试点。四是扎实推进东兴、凭祥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跨境劳务合作试点。五是优化口岸通关环境。开展规范清理口岸收费三年行动计划,落实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减免规范吊装移位仓储费等涉企收费。


  (八)狠抓电商生态体系建设,实现电子商务发展新跨越。一是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扎实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农村电商覆盖率达到60%。继续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与农村淘宝合作的县达66个。加强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培育人才队伍,加快电商物流体系建设,在试点县基本实现快递到乡镇、配送到村屯。继续推进“党旗领航.电商扶贫”。二是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加快建设中国—东盟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和电商集聚区,大力引进发展海外直营店、直销店等消费新业态,持续推进中国-东盟信息港经贸服务平台建设。三是推动特色产品网上销售。打造10个以上网络销售的广西特色产品,为广西优秀网货树立品牌。四是完善支撑服务体系。建设广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大力推广“互联网+”产品二维码(广西)中心,积极搭建电商创业孵化平台。推动电子商务进社区。五是继续办好广西“壮族三月三”电商节、中国-东盟电子商务峰会、“电商入桂”等系列活动。


  (九)狠抓市场秩序和反走私综合治理,实现商务环境治理新成效。一是持续开展打击食糖假冒伪劣专项整治等系列行动。加快推进商务诚信建设。探索建立诚信企业“红名单”和失信企业“黑名单”。加快肉菜、中药材等重点产品流通追溯体系建设。二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全面实行执法人员资质考核和持证上岗制度、执法岗位责任制和绩效考核制度,加大对执法装备等方面的资金支持。三是加强反走私综合治理。继续深入开展打击走私联合专项行动,对重点商品和重点场所开展集中整治。大力推进广西中越陆地边境管控拦阻设施建设。继续构建反走私群防群治大格局,强化对群众的反走私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四是深化广西中越边境反走私合作。落实广西与越南北部四省党委书记《会谈纪要》,推动签署《合作备忘录》。五是强化依法行政,持续推进行政审批改革,创新行政审批流程再造,推进网上行政审批系统建设,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规范商务行政执法。


  (十)狠抓党风廉政和人才培养,形成干部队伍建设新气象。一是要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切实加强党对商务工作的领导,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增强商务干部“四个意识”,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要落实“两个责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培养和锻造干部“严、细、深、实”的工作作风。三是要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要大力开展干部培训、挂职锻炼、轮岗任职等,培养一支既懂商务又会语言的复合型商务干部队伍。四是要加强商务系统信息管理,编制《广西商务年鉴》。五是要继续在选人用人的形式上、内容上和机制上探索创新,让业务精通、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干部脱颖而出,激发全区广大商务干部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