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重庆市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关于2017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推荐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委拟推荐“耐高温高湿果桑新品种培育及抗病栽培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申报2017年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现予公示。
如有异议,请于2017年6月20日前将意见反馈至市商务委行业管理处。联系人:袁徐宏,电话:62662961。
2017年6月14日
附件:
市蚕业管理总站2017年拟申报重庆市科技进步奖成果基本情况
成果名称 | 耐高温高湿果桑新品种培育及抗病栽培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 ||
项目负责人 | 胡文龙 | 职称 | 高级农艺师 |
主要完成人 | 胡文龙、蒋贵兵、张明海、王万华、郑琳、赵爱春、杨义、吴文铂、曾平、余华献 | ||
(一)主要技术内容 | |||
本项目围绕果桑品种选育及丰产栽培做了大量的系统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具体技术内容包括: | |||
1、针对重庆高温多湿恶劣的气候条件,培育出耐高温多湿的果桑新品种嘉陵30号和金墙63号。并挖掘市内桑树种质资源和从陕西、广东等地引进果桑品种余30个进行栽培试验,筛选适合重庆气候条件的果桑品种4个。 | |||
2、系统研究果桑癌症——桑椹菌核病的感染病源、传播途径、易感时期、防治方法等,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技术路线。 | |||
成 | 3、对桑椹特有的椹樱蚊的发生与危害规律进行研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技术路线。 | ||
果 | 4、研究了对现有老旧桑树进行果桑嫁接的快速改造技术,推进了果桑的快速发展。 | ||
简 | 5、针对重庆高温多湿的恶劣气候环境,集成组装优质高产果桑栽培技术,进行示范推广,取得好的效益。 | ||
介 | 6、研究产业发展模式,快速推广果桑产业发展,为产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发挥很大作用。 | ||
7、为推动产业发展,编撰了《果桑栽培与加工》培训教材,已由重庆出版集团正式出版。 | |||
(二)技术创新点 | |||
1、育成果桑新品种2个、筛选出适宜品种4个作为重庆市主要推品种。育成嘉陵30号和金樯63两个果桑新品种。 嘉陵30号是采用化学锈变育成的果叶兼用新桑品种,它果叶兼用,产叶量和产果都高于同类。金樯63是采用传统育种技术育成的超高产品种。通过外地引进与市内挖掘,筛选出无核大十、红果2号、白玉1号和台湾长果桑4个适宜品种。 | |||
2、成功攻克果桑癌症——桑椹菌核病,实现菌核病的可防可控。研究感染适期、开展田间抗性鉴定、新药筛选及生物防治,集成创新物理防治、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将桑椹菌核病发病率可控在较低的范围,提出科学防治的的技术路线,制定标准一项。 | |||
3、率先探明了果桑特有虫害桑椹椹瘿发生与危害规律,实现了防治技术的突破。率先探明了桑椹椹瘿发生与危害规律,建立了淘土查虫、花期巡查、适时防治的科学方法。 | |||
4、率先开展果桑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形成高效生产技术应用于生产。优质丰产栽培技术包括:快速繁殖、适当稀植、合理修剪、抹芽摘芯、提早夏伐、合理采叶、叶果控制、隔行轮伐等。 | |||
(三)知识产权 | |||
培育果桑新品种2个(已经审定1个),科技成果登记2个;发表论文15篇,其中国家一级期刊6篇;制定标准1项。该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 |||
(四)应用推广及效益 | |||
项目已获经济效益为33503.11万元(2011-2015年),潜在经济效益15255.22万元(2016-2018年),平均每年可为社会新增效益6094.79万元,其经济效益是十分显著的,同时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 |||
单位意见 | 项目组所报成果情况属实,同意申报。 | ||
单位盖章:重庆市蚕业管理总站 | |||
2017年6月1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