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市商务委等十二部门关于印发《天津市“津品网上行”行动计划》的通知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8-08-03  浏览: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消费品供给,拓宽天津品牌商品网络销路,市商务委等十二部门联合制定了《天津市“津品网上行”行动计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2018年7月31日


  (此件主动公开)


  (联系人:天津市商务委员会电子商务处 张波


  联系方式:022-58665753 传真:022-58665953)


  天津市“津品网上行”行动计划


  为深入推进天津市商贸流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经营模式,优化商品供给,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改善流通环境,补齐发展短板,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指示,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优商品、通商路、减商负、立商信”的发展策略,以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扩充经营主体、增加商品品种、拓展营销渠道、扩大交易规模为目标,提振市场主体触网信心、强化产品供应链、配强平台渠道资源、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优化市场营商环境,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增添新动力、注入新活力。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市场机制与政策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与政策引导有机结合,充分调动电子商务市场服务资源,活跃网络渠道营商氛围,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2.坚持品牌建设与提高供给质量相结合。强化企业品牌建设意识,鼓励企业加大投入,不断提高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增强网络营销渠道商品保供能力,开发网络销售品种、提高商品和服务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


  3.坚持自主创新与供应链协同相结合。加快建立线上线下融合、生产流通消费高效衔接的品牌商品供应链体系,促进规模化、提升品牌化,满足市场对品质化、多样化、个性化商品的需求。


  (三)工作目标


  到2020年,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强竞争力的网络消费产品。助推5000家传统企业利用互联网进行转型,其中国内知名第三方B2C平台新增天津付费企业用户超过500家,1688平台(阿里巴巴中国站)新增天津付费企业用户超过2000家。实现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和规模企业、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有一定规模的特色种养殖大户等1000家规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品网络销售全覆盖。实现我市批发零售业限上企业新增网上零售额60亿元,新增网上销售额600亿元。


  二、主要任务


  (四)推动津品上行品牌培育。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提高企业创意设计水平,在轻工、食品领域增加中高端消费品供给,发展智能、健康消费品和地方特色消费品。系统整理天津传统消费品名录,提高狗不理、桂发祥等天津特色品牌价值。鼓励符合条件的特殊膳食食品、医用食品企业申请认定天津市重点新产品和杀手锏产品。继续开展“专精特新”产品奖励工作,鼓励企业研发“专精特新”产品。加快农业品牌建设步伐,定期开展天津市知名农产品品牌认定工作,建立知名农产品品牌目录,实行品牌准入退出机制。继续推进天津名牌产品认定工作。组织开展“老字号”认定工作,新增一批老字号品牌。(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农委、市科委、市市场监管委、市中小企业局、市商务委、各区人民政府)


  (五)推进津品上行产销对接。加强与第三方平台企业合作,支持其在津注册分支机构、开展网上营销服务。支持我市品牌所有者企业和具有独立法人的网络经销商授权企业,利用天猫商城、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第三方零售平台开展B2C业务。支持企业利用1688等平台开展B2B业务。做大做强老字号品牌,支持我市老字号企业“触电上网”。支持外贸企业、工贸企业利用ebay、亚马逊、一达通、自贸通、北贸通、津贸通、利贸通等平台开展出口业务。鼓励我市电商服务企业开设运营线上天津特色产品馆。鼓励“国安社区”等企业自建网络销售平台,采取连锁经营、集采分销、线上线下结合等方式,带动天津品牌商品网上行。支持蓟州、宝坻、武清、宁河、静海等区和市食品集团的10个区域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提升服务和功能,100个规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自有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络销售,15个本市电子商务企业扩大农产品销售规模,大力促进我市品牌农产品上行,实现天津农品卖全国。探索设施农业和观光农业新途径,利用移动端APP构建“生产直播+众筹+配送”全程透明的营销新模式。(责任单位:市商务委、市农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各区人民政府)


  (六)构建津品上行服务体系。加快推动本市工业电子商务应用进一步普及深化,建成一批资源富集、功能多元、服务精细的工业电子商务平台,不断完善工业电子商务支撑服务体系,提升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服务水平。支持在线采购、销售、管理和服务的集采分销平台建设。重点围绕物流标准化、供应链平台、重要产品追溯,建设标准统一、追溯顺畅、衔接贯通的供应链体系。支持快递物流升级配送服务,对食品、农产品、医药用品等本地产品提供冷链配送、食品配送、仓储前置等个性化服务。加快电子商务进社区、进农村步伐。(责任单位:市商务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农委、市邮政局、各区人民政府)


  (七)强化大数据开发利用。通过工业大数据带动品牌企业加快生产要素流动,优化要素配置,降低要素获取成本,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通过消费大数据引导品牌企业向个性化定制和直供消费者方向的以销定产模式转型升级。通过农业大数据创新应用,为品牌农作物种植的精细管理、疫病防控、农资配送、产品销售等提供可靠的数据服务。(责任单位:市商务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农委、各区人民政府)


  (八)加强统计和数据公开。建立健全电子商务行业统计工作制度,推动符合条件的新成立企业、“小长大”企业,按时纳统、应统尽统。指导已纳统企业做好全年电商销售统计数据预测,促进我市批发和零售业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销售额和零售额发展。加强电子商务统计监测工作,多渠道整合电子商务相关信息,合理利用电子商务第三方监测数据,推进政府相关部门、龙头平台企业进行数据共享。加大统计数据依法公开力度。(责任单位:市统计局、市商务委、各区人民政府)


  (九)不断优化消费环境。建立完善商品寄递信息跟踪机制、电子商务领域线上线下信用共享机制,加强网络市场监管。坚持创新规范并重,落实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制度,促进网络市场健康发展。加大对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行为打击力度,组织开展电子商务执法专项行动,进一步运用天津市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加大网络违法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力度。指导督促我市网络零售第三方平台经营者制定、修改、实施交易规则,并在“全国电子商务信息管理分析系统”进行备案。(责任单位:市商务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委、市邮政局、市委网信办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障措施


  (十)建立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市商务委对“津品网上行”工作进行总体布局、统筹协调和组织落实。各部门健全工作推动机制,结合实际,制定细化方案,明确资源投入,形成工作合力,共同研究解决行动计划落实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推动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责任单位:市商务委牵头,相关部门配合)


  (十一)明确多元化资金配套支持。推动财政资金精准投放,加大对品牌培育、产品上行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加大资本投入,参与“津品网上行”,与政府资金形成支持合力,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责任单位:市商务委、市财政局、市农委、各区人民政府)


  (十二)加强津品上行宣传推介。引导主流媒体开展宣传报道,利用网站、新媒体等多种平台,多渠道宣传“津品网上行”。倡导“优标优质优价”和绿色安全健康的理念,加大天津优质品牌产品的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鼓励企业利用“6·18”、“双11”等电商促销节,利用线上专区,线下展区,集中宣传展销天津品牌商品。调动并发挥行业商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品牌商品推介会。(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商务委、市农委、市市场监管委、各区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