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关于印发《2020年上海市社会组织工作要点》的通知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20-04-23  浏览:


  各区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局):


  现将《2020年上海市社会组织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社会组织管理局)


  2020年3月23日


  2020年上海市社会组织工作要点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上海社会组织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民政部和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全面对标完成“十三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以优化登记改革和培育扶持为主线,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导向、目标导向,牢牢把握新使命、新需求、新思路,着力找差距、补短板、夯基础,推进上海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在服务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中贡献更大力量。


  一、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彰显社会组织优势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市、区两级登记管理机关加强组织领导,引导社会组织在落实自身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响应政府号召,回应社会需求,依法有序参与疫情防控。登记管理机关通过“预约办、网上办、快递办”等方式加强登记指导,协调落实社会组织参照企业享受疫情防控“28条”优惠政策等扶持措施,保障社会组织平稳健康发展。组织慈善组织开展抗疫捐赠活动,规范慈善捐赠物资的分配、使用和管理;引导社会组织结合业务范围,为困难群体提供援助,协调筹措防护物资,开展志愿服务和社会工作,协助城乡社区做好联防联控,推动复产复工复市,积极吸纳大学生就业,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不断优化登记审批工作,提升行政审批效能


  一是优化社会组织登记工作。探索登记流程改进优化,提高工作效率。扎实做好慈善组织认定、志愿服务组织标识、慈善组织公开募捐资格认定、公开募捐方案备案等工作。落实登记管理和党建工作“三同步”机制。有序推进四大类以外存量直接登记社会组织转为双重管理。做好《上海市慈善条例》立法调研工作。二是培育重点领域社会组织登记。研究完善涉外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办法,鼓励和支持重点国际性社会组织落户上海。推进长三角社会组织登记,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加大科技类、公益慈善类、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培育力度,大力推动与上海五大中心建设相适应的社会组织发展。稳妥实施宗教活动场所法人登记。三是加强社会组织登记规范指导。深入学习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有关政策法规,加强对各区和相关部门的服务指导。研究形成社会组织登记常见问题工作指引。完善社会组织核名程序,研究管理办法。推动建立社会组织监事人选储备库。


  三、深化日常管理工作,提升事中事后监管水平


  一是深化年度检查工作。优化年检填报系统,增强电子印章安全性和不可篡改性,完善年检填报内容,进一步完善财务报表勾稽关系。结合疫情防控工作进展,全面做好2019年度社会组织年度检查工作。二是做实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加大评估推进力度,采取有效手段,推动慈善组织、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服务类社会组织等积极参与评估,提高社会组织的评估率。建立全市统一的社会组织评估专家库,研究评估机构管理办法,制订《上海社会组织评估工作指南》,继续加大评估督导力度和等级有效期管理。三是加强专项监管。根据国家和本市统一部署,全面完成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深化异地商会和工商联所属商会的日常管理,规范社会团体涉企收费和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做好非军队主管的社会团体涉军事项的管理。会同市文物局,做好非国有博物馆登记自查自纠工作。配合教育部门,做好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民办培训机构及托育机构的管理,依法规范本市托育服务市场。继续深化社会服务机构登记管理自查自纠工作。四是聚焦监管重点。深化社会组织信用管理,研究社会组织信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制度。强化社会组织执法监察,运用行政约谈、抽查审计、专项检查等手段,加强社会组织日常监管,指导社会组织换届、规范资金使用、开展公益活动等。规范年检与行政处罚衔接工作,加强对年检中发现的社会组织违法违规行为查处;继续深入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保持对非法社会组织打击的高压态势。


  四、加大培育扶持力度,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


  一是推进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深化全市统一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供需对接平台建设,推进数据归集和年度项目发布,切实发挥平台的供需对接功能。编制公布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推荐目录(2020版)。加强对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定价指导,探索出台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定价指南。完善对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评价机构的管理。二是搭建各种培育扶持平台。办好第十届上海公益伙伴日及伙伴月系列活动,继续举办社会组织公益创业大赛、公益盛典等重要活动,编制发布年度公益数据,展示上海社会组织风采,促进全市公益事业发展。推进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孵化基地建设,研究孵化基地相关认定和指导办法。举办“公益项目创投”大赛、能力培训、“大手牵小手”和社区基金会开放日活动,进一步加强社区基金会能力建设。指导各区教育基金会提高办会能力。推进上海公益新天地园区建设,落实规划功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三是落实各项培育扶持政策。制(修)订和协调落实社会组织相关扶持政策。落实社会组织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推动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申领公益事业捐赠票据,保障社会组织依法享受财税优惠政策。办好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街镇分管领导培训班,促进相关政策措施在基层见效落地。探索加强社会组织人才服务工作,加强相关人才服务平台和社会组织公益创业育人实践基地建设。四是在服务大局中发挥作用。继续推进社会组织服务社区、郊区、对口帮扶地区,全力推进社会组织助力脱贫攻坚战略,让爱心资源汇聚社区治理、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一线。继续推动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推进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贴近百姓提供服务。引导社会团体参与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提高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对社会组织涉(境)外活动的指导服务,支持社会组织“走出去”参与民间交往与合作。


  五、夯实工作基础,提升登记管理机关服务能力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重要决策部署,以新理论指导新实践。以迎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加强社会组织党建。二是加强规划引领。发挥市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平台作用,统筹、规划、协调、指导社会组织工作,适时召开全体会议,调整联席会议成员名单。开展上海社会组织发展“十三五”规划终期评估和“十四五”规划研究编制工作。开展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十四五”规划、上海社会组织非营利性综合监管研究、社会组织登记工作标准化研究、社会团体监事(会)的制度设计和作用发挥的研究等课题。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升级业务信息管理系统,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应用,确保本市社会组织数据和国家相关平台互联互通。推进社会组织电子档案工作,基本实现“一组织一档案”。四是加强宣传阵地建设。拓宽宣传渠道,加强社会组织典型案例的宣传报道。编制《上海社会组织年度发展报告(2020)》、办好《上海社会组织》杂志、上海市社会组织展示馆。完成《上海市志·社团分志》的编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