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3年1-3月医药行业运行分析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3-05-23  浏览:


  一、医药行业整体运行情况


  2013年1-3月,医药行业克服了欧美经济持续低迷等不利影响,总体呈现平稳发展态势。从主要运行指标来看,投资高速增长,利用外资形势明显改观;增加值增长率小幅反弹后再次回来;中西药品零售额增速出现阶梯式下滑;进出口增速有所回落,进口增幅继续高于出口增幅,出口交货值增速有所恢复;生产者出厂价格回升势头减弱,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涨势依旧;中西药品及医疗保健用品零售价格降中企稳;经济效益持续向好,行业复苏趋势强劲。预计2013年医药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将延续20%左右的增长速度,利润总额增速有望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保持同步,行业盈利能力将有进一步的提升或超预期的可能,但医药企业仍将面临销售费用相对较高的局面。


  二、医药行业投资情况


  1、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2013年以来,受国家实施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节能减排力度加大等因素影响,医药行业投资继续快速增长,增长势头好于上月和上年同期水平,且高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近20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1-3月,医药行业完成投资额603.43亿元,同比增长40.0%,增速较2013年1-2月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6.0和0.4个百分点;医药行业投资额占同期全国总量的1.04%,占比较2013年1-2月和上年同期分别扩大0.09和0.1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扩大反映出医药行业正处于投资的热潮中,这些资金大量的用于新版GMP改造、搬迁改建、新产品产业化。在拉动和推动医药行业增长的同时,也为企业、行业增加了运营的成本和资金的压力。


  图1 2013年2月-2013年3月医药行业投资额及其增速走势

 


  注:自2012年起,固定资产投资按国家统计局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执行。


  图2 2012年2月-2013年2月医药行业投资额占比情况

 


  国家药监总局数据显示:全国共有1319家无菌药品生产企业,截止到2013年3月通过新修订GMP认证的药品生产企业为229家,核发285张证书,总体通过率为17.4%;全国共有3839家非无菌药品生产企业,截止到2013年3月通过新修订GMP认证的药品生产企业(不含医用氧、中药饮片及体外诊断试剂)为500家,核发580张证书,总体通过率为13%。根据规定,血液制品、疫苗、注射剂等无菌药品的生产企业应于2013年12月31日前通过新版GMP认证,否则将一律停产。从上述数据来看,2013年年底前或将出现企业扎堆申请通过新版药品GMP认证的情况,因此,预计未来1-2年内医药企业用于技术改造的投资规模将继续扩大,医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望达到45%左右。


  2、利用外资情况


  2013年以来,医药行业利用外资形势继续朝着提高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的方向在发展,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增长迅猛,占比也有所扩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1-3月,医药行业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17个,较上年同期减少1个,医药行业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占同期全国总量的0.35%,占比较2013年1-2月和上年同期分别扩大0.04和0.02个百分点;医药行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39,569万美元,同比增长41.0%,增幅较2013年1-2月扩大21.1个百分点,而上年同期为同比下降18.4%,医药行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同期全国总量的1.32%,占比较2013年1-2月和上年同期分别扩大0.18和0.37个百分点。


  图3 2011年3月-2013年3月医药行业利用外资合同项目数和金额增速走势

 


  图4 2012年3月-2013年3月医药行业利用外资合同项目和金额占比情况

 


  2013年,我国医药行业吸收外资形势将保持平稳,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2013年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有望继续回升,这是稳定利用外资规模的基础性因素;二是从总体上看我国医药行业利用外资保持增长的主要动力并未消失;三是大多数跨国医药公司认为中国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仍然将中国作为主要投资目的地之一。但不容忽视的是,由于全球投资增长乏力、各国引资竞争加剧以及国内各种要素成本上升,我国医药行业利用外资面临的总体形势仍将比较严峻。


  三、医药行业生产情况


  2013年以来,医药行业增加值增长率小幅反弹后再次回落,增速与上年同期相比明显放缓,但仍高于工业总体增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3月份,医药行业增加值增长率为11.9%,较上年同期回落5.0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工业总体3.0个百分点;2013年1-3月,医药行业增加值增长率为14.2%,较2013年1-2月和上年同期分别回落1.1和2.5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工业总体4.7个百分点。


  图5 2012年2月-2013年3月医药行业增加值增长率走势

 


  注:①“增长率”为同比增长率,按可比价格计算。②为了消除春节日期不固定因素带来的影响,增强数据的可比性,按照国家统计制度,历年1-2月份数据一起调查,一起发布。


  根据《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医药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由此可见,医药行业增加值增长率还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四、医药行业销售情况


  中西药品零售总额反映的是限额以上的零售、分销企业,基本上涵盖了大型医药零售及分销企业,并不包括原料药(不进入销售终端)、耗材及器械等,因此该数据更能直接反映医药的终端需求情况。2013年以来,受医院终端控制费用影响,中西药品零售额增速出现阶梯式下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3月份,全国中西药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仅为10.8%,增速较上年同期大幅回落18.7个百分点,为2009年该数据公布以来的最低值;2013年1-3月,中西药品零售额为1,298亿元,同比增长14.6%,增速较2013年1-2月和上年同期分别回落2.1和9.6个百分点。


  此外,在招标降价预期下,经销商及医院去库存化也是增速下滑的原因。2013年4月,北京市卫生局公布2012年基本药物目录招标结果,此次北京基药目录招标价较现行基药采购价下降约26%。作为国内首个公布基本药物目录招标结果的重要药品销售地区,这个结果具有风向标的意义,也验证了之前行业关于基本药物招标再度出现大幅降价的担忧。


  图6 2011年12月-2013年3月中西药品单月零售总额及其增速走势

 


  注:为了消除春节日期不固定因素带来的影响,增强数据的可比性,按照国家统计制度,历年1-2月份数据一起调查,一起发布。


  图7 2012年2月-2013年3月中西药品累计零售总额及其增速走势

 


  从长期来看,医保付费机制的变革已经在多方面重塑医院行为模式,医院的用药习惯和偏好都在发生转变。同时,公立医院改革也将对中西药品零售情况产生较大影响。


  五、医药行业进出口情况


  1、进出口情况


  2013年以来,我国医药外贸发展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内外部形势——从外部环境看,欧美经济复苏乏力,有效需求不足成为主要发展瓶颈,贸易摩擦压力有增无减;从内部环境看,我国医药行业大而不强,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产品创新能力较弱,经济附加值较低等也在制约着该行业的发展。受此影响,我国医药品进出口增速有所回落,但进口增幅继续高于出口增幅,反映了国内医药市场需求较旺和国家鼓励进口的政策逐步显效。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3年1-3月,医药行业进出口总值为66.53亿美元,同比增长6.8%,增速较2013年1-2月和上年同期分别回落1.0和14.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30.21亿美元,同比增长3.3%,增速较2013年1-2月小幅回升0.2个百分点,但较上年同期回落3.0个百分点;进口额36.33亿美元,同比增长12.2%,增速较2013年1-2月和上年同期分别回落2.3和27.5个百分点;贸易逆差6.12亿美元。


  图8 2012年3月-2013年3月医药品进出口额及其增速走势

 


  2013年,我国国际贸易环境有望好于2012年,但总体仍将处于“偏冷区”。受欧美经济复苏不确定性犹存、国际监管环境趋严、人民币升值压力持续等因素影响,我国医药外贸的发展空间受到很大限制。受医药外贸企业转型升级走向深入、国内医改不断扩容拉动进口增长以及医药行业的刚性需求等的带动,2013年我国医药进出口增长率预计将达12%左右,基本面依然良好。


  进口方面,受益于医疗保障体制等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进一步落实和推进,经营环境持续改善,特别是卫生部即将启动的对全国2000多家县医院建成二甲医院的计划,将继续加大我国对中高端的医疗产品的需求,预计进口增幅仍能维持15%的水平。


  出口方面,西药制剂出口有望大步向前。近年来我国医药企业的创新能力与日俱增,加之跨国公司向中国转移过程中对行业的人才输出和技术提升,加速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成长和高端化发展,因此2013年西药制剂出口将会明显放量。同时,我国已成为全球中小型医疗器械的供应地,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高端医疗器械出口形成互补,国内相当一些企业在改进应用技术、工艺设计、生产链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具备了一定的能力,预计,213年中小型医疗器械与设备出口稳步增长的趋势仍将持续下去。


  2、出口交货值情况


  2013年以来,受全球整体经济形势低迷、国内医药原料药市场上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招标采购中竞相压价的影响,医药行业出口交货值增长不振。进入3月份,在国际市场环境转好且同比基数较低的情况下,医药行业出口交货值增速有所恢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3月份,医药行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09.10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2013年1-3月,医药行业实现出口交货值283.30亿元,同比增长9.0%,较上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而2013年1-2月为同比下降2.8%。


  图9 2011年12月-2013年3月医药行业单月出口交货值及其增速走势

 


  注:为了消除春节日期不固定因素带来的影响,增强数据的可比性,按照国家统计制度,历年1-2月份数据一起调查,一起发布。


  图10 2012年2月-2013年3月医药行业累计出口交货值及其增速走势

 


  不容忽视的是,医药出口在复苏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增长也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首先,欧美失业率高企造成外需的波动,而金融危机影响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形势严峻,贸易保护主义的升级也影响到我过医药产品出口增长,因此,我国医药产品出口的市场环境并不宽松,不同产品将面临不同的挑战和机遇。


  六、医药行业价格情况


  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情况


  2013年以来,随着降价政策影响逐渐消融,医药行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延续2012年10月份以来的回升势头。进入3月份,这一回升势头有所减弱。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3月份,医药行业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0.4%,涨幅较2013年2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扩大0.1个百分点。


  图11 2011年3月-2013年3月医药行业PPI走势

 


  注:上年同月=100。


  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情况


  2013年以来,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涨势依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3月份,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同比上涨1.7%,环比持平;2013年1-3月,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同比上涨1.7%。分产品来看,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上涨幅度明显快于西药和医疗保健服务,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云南三年连续干旱造成中药材不同程度减产,供应紧缩带来市场价格的上扬;二是中医药养生保健在治疗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以及国人对中医药养生保健的广泛认可拉动中药材价格上涨。


  图12 2011年3月-2013年3月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指数走势

 


  3、中西药品及医疗保健用品零售价格指数情况


  2013年以来,在中西药品零售额增速阶梯式下滑的背景下,中西药品及医疗保健用品零售价格降中企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3月份,中西药品及医疗保健用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0.9%,涨幅较上年同月收窄2.1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2个百分点,涨幅较上月提高0.1个百分点;2013年1-3月,中西药品及医疗保健用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0.9%,涨幅较上年同期收窄2.3个百分点。


  图13 2011年3月-2013年3月中西药品及医疗保健用品零售价格指数走势

 


  七、医药企业经营情况


  2013年以来,医药行业经营效益持续向好,行业复苏趋势强劲。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1-3月,医药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450.2亿元,同比增长20.5%,增速较2013年1-2月和上年同期分别回落2.2和2.6个百分点;同期,医药行业实现利润总额434.50亿元,同比增长22.7%,增速较2013年1-2月回落1.6个百分点,但仍较上年同期加快8.3个百分点。尤为重要的是,2013年以来,医药行业利润增速时隔两年后再度超过收入增速,说明行业盈利能力回升的势头明显。


  图14 2011年4月-2013年3月医药行业收入及利润增速走势

 


  考虑到2012年以来的三次降价涉及药品品种数量相对较少、市场份额相对较小且降幅也相对温和,同时,已出台或拟出台非基药招标方案的省份中药品价格权重也有相应降低,预计2013年医药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将延续20%左右的增长速度,利润总额增速有望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保持同步,行业盈利能力将有进一步的提升或超预期的可能。从先行指数来看,医药行业产销存数据转好的预期进一步增强。中国物流与采购协会公布的PMI数据显示,2013年3月份,医药行业新订单指数位于临界点以上,表明市场需求增长;原材料库存指数位于临界点以上,表明原材料库存量有所增长。


  但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医药企业仍将面临销售费用相对较高的局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1-2月医药行业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与财务费用分别同比增长35.9%、17.9%与10.9%,其中销售费用增速大幅高于同期收入与利润增速,侵蚀部分利润增速。考虑到2013年将是基药招标与非基药招标的“大年”,加之医药流通行业“两票制”政策的出台预期,预计销售费用增速可能会持续提升。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相关研究成果《医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