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1年上半年海南省农业运行情况分析及下半年走势判断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1-09-07  浏览:


  今年上半年,面对长时间低温阴雨寡照天气的影响和香蕉、瓜菜等部分大宗农产品价格下跌冲击,海南省各地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以积极应对,努力将农业生产损害降到最低水平,全省农业经济总体在较快轨道上保持稳步发展。初步测算,上半年,全省农业完成增加值316.0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6.1%,增幅比一季度提升0.1个百分点,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


  一、上半年农业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


  (一)种植业在大宗农产品单产提升计划的作用下发展加快,为稳定农业经济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上半年,种植业完成增加值151.7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5.6%,增速比一季度加快了0.8个百分点,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5.1%,成为稳定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尽管年初出现长时间低温阴雨寡照天气造成部分农产品出现减收绝收现象,但去年以来实施一系列大宗农产品单产提升计划,加大了农业生产投入和农民直补力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明显加快,大宗农产品单产产量得到有效提升,促进了种植业生产稳步发展。上半年,农民从农业直补等转移性收入达28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6.4%,对农民收入增长贡献率达10.2%;早稻、番薯、花生等单产产量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6%、4.0%和7.6%,促进了粮食、油料总产量分别增加4.2%和4.4%。其次,一季度瓜菜价格持续上涨刺激了农民种植瓜菜的积极性,加之进入二季度后气温回暖、降雨量明显增加为瓜菜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物侯条件,保障了瓜菜生产的稳产发展。上半年,全省蔬菜收获面积比上年同期增长8.8%,瓜菜产量增长10.0%。第三,香蕉生产大幅增长,拉动了水果产量快速增长。上半年,全省水果总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3.9%。其中,香蕉产量增长27.4%,对水果增长贡献率高达81.8%,拉动水果总产量增长11.4个百分点。第四,热带花卉、桑蚕等特色农业继续闪出亮点支持农业增长。上半年,全省花卉收获面积比上年同期增长9.9%。


  (二)渔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成为支撑农业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上年年,全省渔业增加值73.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5%,尽管增速比一季度减缓了1.2个百分点,但仍处较快的轨道运行。渔业对农林牧渔业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3.1%,成为支撑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总体来看,随着国外市场对海南热带海水产品需求走强,渔民发展渔业生产积极性显著高涨,加之我省成功引进spf南美白对虾等新品种加快海水产品养殖结构调整,渔业生产仍保持较快增长态势。1-5月份,全省水海产品出口值比上年同期增长24.9%。上半年,全省水产品产量增长7.3%,其中海水产品和淡水产品分别增长6.1%和11.6%。


  (三)畜牧业在市场价格上涨刺激下发展加快,有力地支持农业经济稳步增长。上半年,畜牧业完成增加值49.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6%,增速比一季度加快了2.3个百分点,对农林牧渔业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5.7%。受国内市场价格拉动、饲料成本大幅上涨、市场需求强劲等多种因素影响,全省生猪、家禽等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上半年全省待宰活猪、猪肉及仔猪均价分别为16.61元/公斤、24.85元/公斤和24.87元/公斤,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3.7%、46.9%和58.8%,生猪养殖效益显著增强,刺激农户养殖积极性持续高涨。上半年,全省生猪出栏量达254.08万头,比上年增长1.6%;禽类出栏6527.40万只,比上年同期增长7.3%;总肉量35.52万吨,增长5.7%。


  (四)林业生产保持增长,继续支持农业经济稳步增长。上半年,全省林业增加值为34.5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对农林牧渔业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3%。尽管受长时间低温阴雨寡照天气的影响橡胶开割推迟,造成橡胶收获面积和干胶产量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7.0和2.9个百分点,橡胶对林业生产增长作用明显减缓,但我省推进林权改革和林业产业化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了林业生产的发展,上半年全省竹材采运2916.9万根,比上年同期增长37.1%,有效地支持了林业生产发展。


  (五)农业服务需求显著增强,农业产业化发展明显加快。上半年,全省农林牧渔服务业完成增加值6.7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6%,增速比一季度提高了0.7个百分点。制种、技术服务、农产品包装等一批与农业生产关联的服务不断发展,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提升。


  (六)农业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显著改善,促进了农民收入大幅增长。上半年,农民从事农林牧渔生产活动收入2436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2.7%,占同期农民现金收入58.2%,对农民现金收入增长贡献率达44.6%。其中农民从事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的现金收入分别为1288元、248元、530元和37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9%、13.8%、42.5%和25.9%,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二、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长时间低温阴雨寡照天气造成部分农产品出现减收绝收,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正常发展。我省年初出现长时间低温阴雨寡照天气,一方面影响了农产品的正常生长,造成了部分农产品出现减收绝收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农业经济加快增长。受长时间低温阴雨寡照天气影响,橡胶开割期明显延长,造成上半年全省干胶产量下降了2.9个百分点,由此影响了林业经济增速比一季度放慢了7.3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又延长了农产品的收获期,增加农业生产投入、管理成本,并与农业生产资料合力推涨农业生产成本。上半年,全省农民生产费用支出达95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0%。


  (二)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挤压了农业的获利空间,降低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一方面,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加大了农业生产的成本。另一方面,进入二季度部分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缩小了农民的获利空间,降低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造成了价贱商农现象的出现,在极大程度上挫伤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三)部分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造成价贱伤农现象的出现,挫伤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一是受长时间低温阴雨寡照天气影响,香蕉等热带作物产品推迟上市,并与两广热带地区香蕉热作产品集中上市,造成供过于求引发价格持续下跌。二是受“乙烯利“催熟剂、膨胀剂风波的影响,海南香蕉严重滞销积压,严重地损害了蕉农的既得利益。三是香蕉供需信息不对称,蕉农盲目跟风种植过多,造成了香蕉供过于求,引发了价贱伤农现象的出现,严重地挫伤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三、下半年农业经济运行走势及建议


  下半年,尽管约束农业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但支撑农业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明显增多。一是今年我国夏粮喜获丰收,全国夏粮产量达12627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2.5%,为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粮食供需矛盾将趋缓和,粮食价格将会回落,以粮食等饲料为依托的农业生产成本将会减少,将刺激农民的预期生产信心。二是当前香蕉、瓜菜等热带大宗农产品价格已逐步回升并趋稳定,有利于稳固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三是国务院决定再投25亿元继续扶持大型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小区建设,并对养殖户(场)能繁母猪按每头100元标准予以补贴和扩大奖励生猪调出大县范围,有利于促进生猪生产加快发展。四是国外热带水海产品需求明显走强,渔业生产将随着南海伏季休渔结束加快发展。总体判断,下半年,若无大的破坏性自然灾害影响,农业经济仍将在较快轨道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当前,要未雨绸缪,趋利避害,从以下几方面抓好农业生产工作。


  (一)加大病险农田水利设施排查检修加固力度,做好汛期农业生产防灾减害工作。下半年是台风频繁活动的季节,各市县、各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对病险农田水利设施的排查检修加固工作,疏通汛期排涝渠道,减少汛期洪涝对农业生产的损害。要做好农业生产天气预报工作,及时提醒农民提前做好防灾抗灾准备,将灾害因素对农业生产的损害降到最低限度,确保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二)做好农产品市场供需信息搜集发布工作,合理引导农民按需发展农业生产。首先,要全面总结我省香蕉滞销留下的教训,建立健全热带农产品市场供需信息网络,切实加大对国内外热带农产品供需信息搜集、发布力度,合理引导好农民按需布局热带农产品生产,防止一哄而上造成供过于求引发价贱伤农现象的再度出现。其次,要加大热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热带农产品农药使用公开机制,切实做好热带农产品宣传推介工作,防止各种不实谣传对热带农产品带来损害。另外,要进一步疏通热带农产品销售渠道。在完善“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基础上,探索建立热带农产品网上直销平台等现代营销网络,确保热带农产品产销基本对接。


  (三)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切实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有效收入。一是要对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实施价格干预措施,切实规范农业生产资料供应行为,努力减少农业的生产成本。二是要对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生产资料实施财政补贴政策,切实维护好农民的既得利益,确保农民收入有效增加。三是要做好农业生产资料组织供应工作,稳定农业生产正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