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分析预测:夏收进度缓慢 粮价进一步上涨可能性加大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1-08-15  浏览:


  今年我国遭遇冬春连旱的特大旱情,夏粮生产再获丰收,但目前夏粮收购进度偏慢。丰收之后尽管粮食收购价高于国家制定的最低收购价,但农民种粮成本较高,粮价仍不足以平衡成本,农民惜售心理强烈;与此同时,由于当前国家没有启动托市收购,粮食收储企业收购积极性不高。如果不能收购大量粮食进入国有粮库,将影响到国家对粮食市场的调控能力,粮价进一步上涨的风险加大。


  一、夏粮喜获丰收,市场收购冷清


  淮北市是安徽省小麦主产区,今年该市克服60年一遇的严重气象旱灾,小麦生产实现“八连丰”,全市小麦总产达110余万吨。但与往年不同的是,小麦丰收后的收购却“遇冷”。淮北市粮食局的数据显示,目前淮北市小麦商品量约占总量的60%,即66万吨。截至7月31日,包括中储粮、国有粮食企业和社会加工企业在内的各类主体共收购小麦31.5万吨,仅占小麦商品量的不足50%。


  河南、山东等收购情况也不容乐观。因为国有粮库今年没开门(收购),面粉厂因为资金紧张,收购量也不大,往年收够几车马上就卖了,资金回笼快。今年托市收购没启动,银行不放贷款,粮食收购所需资金量大,回收周期长,没有银行贷款的支持,根本干不下去。


  今年小麦收购市场之所以冷冷清清,主要因为国家没有启动托市收购,为了缓解农民卖粮难,粮食部门想了很多办法,除了多方联系为外地客商多收购贸易粮外,还利用粮食系统的仓储优势,帮助农民代储粮。


  今年河南夏粮总产量为626.3亿斤,比上年增产8.2亿斤。其中小麦总产量为624.6亿斤,比上年增产8.2亿斤,增长1.3%。全省夏粮和小麦连续9年创历史最高纪录。据河南省粮食局统计,截至7月31日,全省共收购2011年产新小麦181亿斤,仅占今年小麦产量的28%,比上年同期减少202亿斤。


  二、农户卖了嫌亏,不卖又恐损耗


  对农民来说,今年夏粮丰收带来的并不都是喜悦。今年小麦种植成本增加,农民惜售心理严重,当前河南、山东和安徽等地农民普遍存在“卖了嫌亏,不卖又怕损耗”的两难心理。

  尽管今年小麦开秤价每斤比去年高0.05元左右,但仍未达到农户的心理预期。今年山东遭遇大旱,不少田地普遍多浇了一到两遍水,即使算上国家发放的每亩10元浇水补贴,成本仍然增加了不少。如果是用井水浇地,每亩种植成本要增加七八十元。即使用河水浇地,成本也要增加四五十元。如果算上浇水所花费的人工,所增加的成本还要高。


  除灌溉成本增加外,农资成本也在增加。刚收获的这茬小麦,肥料成本每亩增加了50元左右,农药增加10元左右,收割费增加10元左右。各种费用加起来,今年小麦成本比去年要高100多元。虽然今年小麦价格比去年高几分钱,但老百姓的净收益却下降了。


  老百姓的储粮条件一般都很简陋,编织袋、麻袋、木柜、陶瓷罐、围席囤都能用来储粮,有的还直接堆放在房间的地上,常常因为潮湿会有一部分粮食霉变。现在的价格不算高,农民惜售,但是不卖又可能损耗,最终也是吃亏。


  三、粮商收购没钱,不收又失粮源


  与农民惜售相对应的,则是国有粮库和个体、民营粮食企业因缺乏资金,贷款无门,也处于想收收不了的境地。


  今年国家托市收购政策没有启动,由于粮食属于大宗农产品,收购需要大笔资金,目前,缺少收购资金是收购企业的最大难处。


  对粮食购销企业来说,掌握粮源是第一要务,没有了粮食,基本就等于被排除出市场了。现在公司面临的问题是,收购没钱,不收就没粮源的尴尬境地。


  价格监测及市场调查显示,全国多数地区小麦价格高于托市收购价格,目前各主产区2011年产白小麦价格在0.95-1.07元/斤,混麦价格为0.93-1.03元/斤,红麦价格为1-1.04元/斤,仍高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收购价白麦0.95元/斤、混合麦和红麦0.93元/斤,绝大多数地区托市收购难以启动。


  目前情况对国家调控来说,也存在“两难”处境。当前主产区麦价依然高于托市之上,托市收购政策仍不具备启动条件。如果承担政策性调控任务的国有粮商不能收购到足够的粮食,必将对国家调控能力造成影响。而如果抬高价格收购,则有可能抬高物价总水平,不利于宏观经济管理。


  四、业内预测:粮价进一步上涨的可能性加大


  造成今年粮食收购市场冷清的原因主要在于持续五年的托市收购今年没有启动。自2006年开始,国家逐年提高小麦托市价格,并连续五年启动托市收购价,让农民和市场逐渐形成了小麦价格持续上涨的惯性预期。特别是去年,受价格上涨预期影响,多方主体积极入市争抢粮源,在部分地区导致了小麦价格一路上扬。而今年国家对托市政策进行了调整,从过去的全省统一启动改为以县为单位,当粮食价格持续三天低于市场价,由县为单位逐级上报,并最终由中储粮总公司批准启动。


  客观的说,今年的托市收购没有启动,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粮食收购市场,杜绝了去年多方市场主体入市抢粮的局面。自今年6月5日开磅收购以来,小麦收购价格呈现高开稳走的局面,近期部分地区小麦价格呈现阶段性回落,价格稳定在0.98-1.00元/斤之间。总体看今年小麦收购市场平稳有序,各类收购主体趋于理性,没有出现抬价抢粮的现象。不过,在市场价格稳定的同时,收购市场的清淡和价格的低于预期,也让百姓惜售心理加重,担忧收益减少,对稳定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将有消极作用。


  调查显示,2011年农民的种粮成本每亩较上年上涨了155元,其中抗旱增加成本75元、化肥地加成本60元、农药和人工成本增加约40元,而收割成本减少20元。受此影响,今年的种粮收益较上年每亩减少144元。


  由于国家每年最低收购价公布在前,粮食生产在后,当粮食生产成本加上合理利润高于最低收购价和市场价时,国家应及时启动临储收购。特别是今年由于旱情严重,农民种粮成本大幅度提高,当前的市场价格远低于农民的心理预期,农民种粮积极性严重受挫。建议国家尽快启动今年的临储收购政策措施,以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出台临时收储政策,重在“撬动”市场收购量,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同时,也不明显抬高农民的心理预期。一旦小麦收购进度超过正常范围,且价格上涨较快,临时收储即可停止。出台临时收储能在较短时间尽快打破市场僵局,弊端在于即使是抬高临时收储价格,仍有可能迅速抬高市场价格,进而影响物价总水平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