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华经纵横:必和必拓继FMG、淡水河谷之后加入中国铁矿现货交易平台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2-05-09  浏览:


  4月19日,在FMG、淡水河谷与力拓等国际知名铁矿石企业加入中国铁矿现货交易平台后,世界第一大铁矿石出口企业必和必拓也加入这个平台。至此,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已经与国际矿业领域的著名三巨头相继签订协议,迈出了中国争取铁矿石定价主导权的重要一步。


  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是由中钢协、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北京国际矿业权交易所等几家组织机构共同发起成立的。平台的发起成员包括宝钢、武钢等13家钢铁企业,以及五矿集团、中钢集团等13家相关贸易企业。平台旨在充分发挥市场发现价格作用,推动形成公正、透明的国际大宗矿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随着FMG率先签约加入中国铁矿平台,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国际四大矿业企业都加入了此平台。在必和必拓国际企业加入的影响力下,现在80%的企业都已经加入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目前,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完成了规则制定审核、软件开发调试、会员鉴定等工作,在近百家境内外企业参与的测试中,平台运行平稳,平台运行上线时机已具备。


  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不会涉及金融衍生品,仅限于现货交易领域。在实际运营中,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起着弥补企业信息不对称的作用。但国际矿石巨头加入中国现货平台后其投放矿石量、参与程度尚待观望,他们的加入更多地是形式意义上对中国平台的支持。


  中国矿石现货交易平台的建立仅仅是在争取价格决定权的基础起步阶段,并不意味掌握了价格决定权。首先,虽然矿石现货交易平台有中国机构发起建立,并且目前参与其中的成员大部分为中国企业,但是这是一个开放性的平台,全球企业都可以加入,无论是从平台的规章制度上,还是对会员的义务上看,都应该秉承公开、透明、平等、公正原则,不能由一方独断。另外,从中国目前钢铁行业发展状况看,钢铁行业主管协会、企业、贸易商们在铁矿石的期货、掉期和其他金融衍生品业务领域很少涉及,而外国矿山巨头与金融行业互相并购、参股,对衍生品业务领域游刃有余。从这一点上中国在这些业务争夺定价权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况且,国内的钢铁业产能过剩等生产结构问题也对中国提高话语权形成掣肘。目前中国钢铁产能已达8亿吨,其中有近4亿吨产能未经核准。中国政府一再要求削减产能,但效果甚微。


  虽然必和必拓也继FMG、淡水河谷之后已经加入中国铁矿现货交易平台,但华经纵横认为:中国拥有定价权为时尚早,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的建立,是争取定价机制主导权一个很好的开端,但获得定价权的征程仅是刚刚开始。中国如果想在定价中起到主导作用,还需要铁矿石供应大于需求的客观条件。因此,在需求不振局面中,中国作为最大的买主,为争夺价格主导地位增加了重要的砝码。

 

  声明:华经观察属原创内容,代表个人观点,授权于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使用;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意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编辑:A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