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发电是利用生物质所具有的生物质能进行的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一种,包括农林废弃物直接燃烧发电、农林废弃物气化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填埋气发电、沼气发电。
生物质发电厂规划布局图 生物质发电原理简图
2012年我国电力需求将有所回落
我国制造业的产能在今年有所大的回落,因此,受我国经济大环境的走势影响,在今年我国的用电需求将会有明显的回落趋势,因为用电量和宏观经济走势是直接挂钩的。据前瞻产业研究院资料显示,2011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达4.6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7%;2012年全国电力需求增速将有所回落。据预测,全年全国用电量5.13万亿千瓦时,增速比2011年回落2个百分点左右,呈现前低后高走势。
生物质发电遭遇“鸡肋”困局
生物质发电“食之无味”
由于工业大环境的影响,电力需求不足是电力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为后起之秀的生物质发电,无论是在成本上还是在技术上都无法与传统的电力行业相比。缺乏国家政策扶持力度的生物质发电企业在电力寒冬下,再加上的激烈行业厮杀,很快纷纷败下阵来。就江苏而言,其13家省级生物质电厂全部亏损,而对于股市涉及生物质发电的股份更是泛绿一片。生物质发电企业遭遇尴尬局面,进退两难,举步维艰。
生物质发电“弃之可惜”
生物质发电能够增加我国清洁能源比例构成
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风力发电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据初步估算,在我国,仅农作物秸秆技术可开发量就有6亿吨,其中除部分用于农村炊事取暖等生活用能、满足养殖业、秸秆还田和造纸需要之外,我国每年废弃的农作物秸秆约有1亿吨,折合标准煤5000万吨。照此计算,预计到2020年,全国每年秸秆废弃量将达2亿吨以上,折合标准煤1亿吨相当于煤炭大省河南一年的产煤量。我国生物质资源生产潜力可达650亿吨/年,折合33亿吨标准煤,相当于每年化石资源消耗总量的3倍以上。因此,通过对生物质能源开发,可以有效地增加我国清洁能源的比例构成。
生物质发电能够有效改善环境
生物质发电通过经济利益的杠杆,可以有效地解决秸秆焚烧这一社会公害问题。农田秸秆的焚烧会造成严重的交通系统运行障碍,高患的火灾发生率,同时更加剧了我国严峻的环境问题。生物质发电通过技术上的处理可以有效的控制和解决以上种种问题的发生。
生物质发电能够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生物质发电厂社会效益明显,可有效增加农民就业和农民创收。以一个县级的生物质发电厂为例,可以带动当地近3000人的就业数量,一年可为当地农民增加数千万元的收入。因此,秸秆发电可以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有利于当地民生工程的改善。
生物质发电如何摆脱“鸡肋”困局?
需要加大电厂扶持力度
我国对于生物质发电的政策补助与欧美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生物质发电所具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不能简单的用盈利的眼光去看。对于城市而言,垃圾的处理,本身需要花费资金、人员和土地配置,其是以一种社会成本的形式出现在经济的发展中的,而生物质发电不但有效地解决了垃圾治理的环境问题,而且使其转化为正相关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生物质发电应该得到国家税收政策的强力扶持,使其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和民生的进一步提高。
寻求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我国的生物质发电的原材料主要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而农作物的秸秆广阔的散布在农田中。因此,生物质的搜集和运输就是一个效率和成本的问题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有效合理的进行收集点的布局,制定科学合理的回收方案,可以有效地帮助生物质发电企业降低成本。
开发生物质能源的多重利用价值和利用效率
以作为生物质的秸秆为例,其通过特殊工艺的发酵,可以产生替代汽油的乙醇和丁醇,还可以生产出作为建筑保温隔音材料的聚醚多元醇,同时发酵后的剩余物可以作为造纸的原料和饲料,通过合理的进行相关环节的技术布局,整个流程几乎没有污染和浪费。因此,通过对秸秆生物质资源的多层次利用,可以有效的提高生物质电力企业的业务范围和盈利水平。生物质发电企业应加大对生物质能源多重利用的技术开发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