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项目名称和目标
1.1项目名称
1.2项目目标
2、项目背景
2.1行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2.2项目背景
2.3技术可行性分析
3、项目建设方案
3.1投资规模
3.2主要设备配置和选型
3.3项目投资概算
4、生产组织及产品质量
4.1公司组织架构
4.2工艺路线
4.3主要产品质量
4.4用工计划
5、经济效益分析和预测
5.1年度收益预算
5.2年度生产成本概算
5.3年度经营性开支
5.4年度经济效益预测
6、风险评估及结论
1、项目名称和目标
1.1项目名称:
本项目名称确定为:太阳能直拉单晶硅圆棒及线切割硅片生产线。
1.2项目目标:
本项目配置TDR85-HY/TDR95-HY型单晶硅生长炉100台,MWM4420DM/PV800S线切割机26台及相应配套和辅助设备,达到年产6?、8?单晶硅圆棒880吨,125×125、156×156太阳能电池单晶硅片5000万片的生产规模。
2、项目背景
2.1行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太阳能作为一种分布广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无污染清洁可再生能源,被普遍认为是未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选能源,随着全球对环境和能源问题的高度重视,大规模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替代传统能源被国际社会列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改善日益严峻的温室效应,获取绿色新能源的重要举措。
进入新千年以来,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在新能源政策的推动下,相继出台了具体量化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展目标和政策,美国提出"百万屋顶计划",计划到2010年累计安装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容量达到4600KW,日本推出"新阳光计划"计划到2010年实现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000KW,欧盟推出"起飞行动",计划到2010年欧盟光电装机容量达到6700KW,预计到2010年全球光电总装机容量将超过18000KW,据权威机构预测,至2030年全球光电装机总量将占整个发电量的15-20%,年均增速达到30%以上。
2006年1月1日,我国第一部"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拉开了国内包括太阳能在内的大规模应用,清洁,可再生的能源的序幕。目前已有云南、甘肃、青海、江苏、新疆、内蒙等省市先行启动了MW级以上的试验性电站项目,2009年3月,财政部,住房和城建部联合颁布了"128","129"号文件,明确了"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有财政补贴"的政策,新政明确传递了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光电产业拓展国内应用的决心。在此政策导向下将会对国内光电生产和应用起到巨大的推动。
当前受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给光电产业的正常发展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但是,全人类面对日益严重的传统能源危机及传统能源带来的日益严峻的环境危机,从长远来看,根本出路在于利用太阳能造福人类,纵观全局,全球金融风暴对光电产业造成的负面影响只能是短暂的,随着全球经济的回暖和复苏,光电产业将会迎来前所未有的长足发展。
2.2项目背景
中国太阳能光电产品作为一个新业产业,起源于新、旧世纪交替之际,由于产能和市场发展迅猛,导致供需矛盾异常突出,短短几年内数度出现价格大幅波动,暴力的同时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从降低经营风险,稳定企业生产经营的大环境和稳定企业的正常收益,利于企业稳定长期发展为立足点,经反复评估和论证,本项目的发展策略决定采纳先期选择与行业内国内最大多晶硅原料生产商(徐州)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确保提供生产原材料多晶硅;并且与浚鑫太阳能控股有限公司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共存关系,即项目的生产线生产的硅片主要提供浚鑫使用,并设定一个不少于五年的供货合作协议。
项目规划凭借协作加工平台为起点,经过几年的努力,在充分积累和储备资本、技术、市场等资源的条件下逐步转向自主开发市场,自主经营的路子。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3技术可行性分析
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大致可分为:原料生产、光伏产品生产、光伏产品应用及装备生产四大块。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发展,硅晶体原料领域随着投资效应和生产工艺技术的不断完善,综合效应逐渐显现,原来严重制约产业发展的原料供给瓶颈已明显缓解,国内在装备类产品的生产上除线切割机滞后外,其它装备已能满足生产需求,光伏产品的生产技术已基本达到国外同步水平,组织规模生产已无障碍,光伏产品的应用在国内乃至全球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应用技术已基本成熟。
本项目投资范畴为光伏产品产业链中的上游环节,即从原料开始经熔炼提拉生长成圆棒、再由圆棒经线切割机切割成薄片。属光伏产品产业链中最基础的层面。项目方具备熔炼、提拉、线切割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熟练的技术工人,足以保障生产的需求。
项目选配进口技术的TDR85-HY、TDR95-HY型单晶硅生长炉,及日本小松NTC产MWM442DM、PV800S型线切割机、性能优越、技术成熟、工况稳定、自动化程度高、维护方便、能满足生产需求。
3、项目建设方案
3.1投资规模
3.1.1 85型、95型单晶硅生长炉100台,及配套水、电、气等设施。
3.1.2 422D型、PV800S型硅片线切割机26台及配套、切断、切方、滚磨、平磨等设施。
3.1.3 根据产品的技术要求配置的电阻率、电阻型号、少子寿命、电压、硅片厚度等检测仪器。
3.1.4 生产用房和办公用房18000平方米。
3.1.5 电力装机容量18000KVA。
项目建成后形成月产6"、 8"单晶硅圆棒75吨,年产900吨,月产125*125、156*156单晶硅片420万片,年产5000万片的生产能力。
正常状态下,单晶炉产能与切片机产能基本匹配。
6"、 8"单晶圆棒与125*125、156*156硅片并列为项目终端产品,立足加工时,125*125、156*156硅片为企业主导终端产品。
3.2主要设备配置及选型:表(一)
序号 | 设备名称 | 型号及规格 | 数量(台、套) |
1 | 单晶硅生产炉 | TDR85-HY/ TDR95-HY | 40+60=100 |
2 | 硅片线切割机 | MWM4420DM/PV800S | 12+14=26 |
3 | 硅棒切断机 | GF1046 | 5 |
4 | 硅棒切方机 | DWMF-08 | 5 |
5 | 专用数控滚磨机 | WSK-003 | 6 |
6 | 专用数控平磨机 | WSK-001 | 4 |
7 | 超声波清洗机 | BR-4006 | 4 |
8 | 少子寿命检测仪 | WT-100B | 1 |
9 | 半自动硅片厚度检测仪 | WA-200 | 2 |
10 | 电阻率测试仪 | 3 | |
11 | 晶片检查分选装置 | 1 | |
12 | 电力装机容量 | 18000KVA |
3.3项目投资概算
3.3.1主要设备 表(二)
设备名称 | 规格型号 | 数量 | 单价(万元) | 总价(万元) | 备注 |
单晶硅生产炉 | TDR-85 | 40(台) | 86 | 3440 | 国产 |
TDR-95 | 60(台) | 96 | 5760 | 国产 | |
石墨加热器(配套) | 20? | 40(套) | 13.5 | 540 | 国产 |
22? | 60(套) | 14.5 | 870 | 国产 | |
硅片线切割机 | MWM442DM | 12(台) | 230 | 2760 | 进口NTC |
PV800S | 14(台) | 450 | 6300 | 进口NTC | |
硅棒切方机 | DWMF-08 | 5 (台) | 300 | 1500 | 国产 |
晶片检查分选装置 | 1 (台) | 530 | 530 | 进口NTC | |
配套附件 | 500 | ||||
合计 | 22200 |
3.3.2辅助设备 表(三)
设备名称 | 规格型号 | 数量 | 单价(万元 ) | 总价(万元) | 备注 |
硅棒切断机 | GF-1046 | 6 | 20 | 78 | |
数控平面磨床 | WSK-001 | 4 | 100 | 400 | |
数控滚磨床 | WSK-003 | 6 | 25 | 150 | |
超声波清洗机 | BR-4006 | 4 | 16 | 64 | |
少子寿命检测仪 | WT-100B | 1 | 35 | 35 | |
半自动硅片测厚仪 | WA-200 | 2 | 15 | 30 | |
电阻率检测仪 | RF-100 | 3 | 1 | 3 | |
切割浆液搅拌机 | 8 | 3 | 24 | ||
其他 | 150 | ||||
合计 | 934 |
3.3.3基础设施 详见表(四)
设施名称 | 规格型号 | 数量 | 单价 | 总价 | 用途 |
冷冻机组 | 50 | ||||
污水处理设施 | 50 | ||||
冷却水(储水及冷却) | 48m×12m×3m×0.2m钢筋混凝土 | 187.2m3 | 60 | ||
供、排水系统(设备)泵房、管道、阀门 | 85 | ||||
供、排气系统(氩气) | 20 | ||||
供变电设施 | 3000KVA | 6套 | 100 | 600 | |
输电线路 | 150 | ||||
去离子制水系统 | 50 | ||||
车间空调系统(制冷机供暖) | 100 | ||||
车间排气系统(通风) | 10 | ||||
厂房及设备基础 | 2100 | ||||
合计(万元) | 3275 |
3.3.4项目一期总投资预算27909万元,其中:
主要设备 22200万元
辅助设备 934 万元
基础设备 3275 万元
土地费 1500万元
4 公司组织结构、生产工艺及产量
4.1 公司组织架构
4.2 工艺路线
4.3产量表(七)
产品产量 | 规格 | 年产量 |
单晶硅圆棒 | Φ153/Φ203.5(+5.00、-0.00) | 880(吨) |
单晶硅片 | 125×125×0.2/156*156*0.2(+0、-0.02) | 5000(万片) |
4.4 用工计划 表(八)
企业职工总数 | 410人 |
管理人员 | 32人 |
生产人员 | 368人 |
其中 | 准备工序:(原料检测、分类、计量封装、再生处理)20人 |
拉晶工序:(拉晶、切头、切方、滚屏磨)147人 | |
切片工序:(胶粘、制砂浆、切片)122人 | |
后整理工序:(产品清洗、检验、包装)50人 | |
工况保障:(水、电、气、设备维护保养)18人 | |
仓库管理:10人 | |
生活后勤 | 10人 |
5、经济效益分析和预测
5.1项目效益回报概况: 表(九)
项目 | 硅料成本 (万元/年) | 生产成本(万元/年) | 资源消耗成本 | 硅片销售金额(万元/年) | 盈利(万元/年) | 投资回报期(年) |
5000万片/年 | 49948.8 | 24682.5 | 11285 | 105000 | 19083.7 | 1.8 |
5.2 年度生产成本概算:表(十)
项目名称 | 数量 | 单价 | 金额万元 | 备注 |
电费支出 | 3800万KW | 0.7元/KW | 2660 | |
水费支出 | 50万吨 | 2元/吨 | 100 | |
氩气(液) | 5600 | 1650元/m3 | 924 | |
石英坩埚 | 12000只 | 2800元/只 | 2816 | |
石墨加热器 | 182套 | 14.5万元/套 | 2640 | |
0.11线切割钢线 | 10500卷 | 5100元/卷 | 5355 | |
线切割液 | 2250吨 | 1.35万元/吨 | 3037.5 | |
线切割专用砂 | 2250吨 | 2.8万元/吨 | 6300 | |
辅助材料 | 500 | |||
包装运输费 | 350 | |||
合计 | 24682.5 |
5.3年度资源消耗成本: 表(十一)
项目 | |
设备维护费用 | 24309万×7%=1701万元/年 |
经营性开支 | 105000万×1%=1050万元/年 |
土地使用费(50年) | 1500万×2%=30万元 |
设备折旧费(8年) | 24309万*12.5%=3038万元 |
厂房折旧费(10年) | 2100万×10%=2100万元 |
工资及福利 | 410人×4200元/月×12=2066.4万元 |
财务费用 | 20000万元×6.5%=1300万元/年 |
合计 | 11285万元/年 |
5.4年度经济效益预测
项目 | 营业收入 | 生产性支出 | 经营性支出 | 税费 | 利润总额 |
金额 | 105000 | 74631.3 | 11285 | 5004.6 | 14079.1 |
6、风险评估及结论
本项目在筹建期内即与浚鑫太阳能控股有限公司签了长达五年的合作供货协议,供货价格按照市场价格执行,有效规避了由原料价格大幅涨跌带来的巨大风险,企业可以再比较宽松的形态下有秩序组织日常生产并获取较稳定的年度收益,根据财务分析显示项目投产后每年可获利14000万元左右,可基本保证正常经营二年收回全部投资。故总体评估,项目投资风险微小。
项目投产后将容纳400人左右受业。对缓解社会受业压力有一定贡献,社会效益显著。
结论:本项目投资风险小;社会效益显著,经济效益预期良好,属优质投产项目。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专业编写下列类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具体包括:
1. 用于报送国家发改委立项、核准或备案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
2. 用于银行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资金申请报告。
3. 用于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4. 用于申请国家政策资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5. 用于IPO上市募投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6. 用于园区评价定级的立项报告及可行性研究报告。
7. 用于企业工程建设指导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8. 用于企业申请政府补贴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华经纵横拥有一支专业、经验丰富的项目投融资咨询团队。同时我们还具有丰富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及商业计划书项目经验。